九江市鹤湖学校开展九江市博物馆文化探秘活动

5月23日 10时 阅读 30898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5月21日,九江市鹤湖学校开展“探浔城古韵,览九派风华”主题文化探秘活动,将思政课堂搬进九江博物馆。60余名师生通过沉浸式参观、互动体验,深度感受九江2200余年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

image.png

红领巾讲解员:让历史“声”入人心

上午9时,鹤湖学校10名红领巾讲解员身着统一的志愿讲解员服装,在博物馆序厅开启“九派云横”主题导览。“这个波浪形的画面多媒体视频展示的是十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和冰川造地运动的演变过程,就是因为这次运动才形成了九江现在这山、江、湖的地形地貌特征。这是流经九江全程152公里的长江水岸……”

在“浔邑古今”展厅,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九江古称柴桑、浔阳、江州、德化。九江城市的历史从西汉初年开始,西汉初年在江西设立豫章郡,下辖18个县,其中就有柴桑县,九江城池史由此拉开序幕,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image.png

image.png

据统计,小讲解员们累计讲解时长超2小时,覆盖8个主题展厅,引用诗词典故15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都让同学们对家乡九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种子。

铜镜拓印体验:触摸千年技艺

在非遗体验区,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孙老师带来了“古代黑科技——铜镜与拓印”的专题讲座。她展示了馆藏瑞兽葡萄纹铜镜,讲解道:“拓印术是印刷术的前身,早在隋代就用于保存文物史料……”随后现场演示“洗镜、上纸、打湿、捶打、上墨”五大步骤。

image.png

在实操环节,同学们分组合作。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宣纸覆盖在铜镜模型上,用喷壶将宣纸喷湿,使其紧密贴合镜面,再用拓包蘸取墨汁,轻轻拍打宣纸。经过一番努力,一幅幅精美的铜镜拓印作品逐渐呈现出来。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拓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image.png

龚君凌同学首次尝试便成功拓印出清晰的葵花形龙凤纹图案,兴奋地说:“原来墨色浓淡变化这么讲究,古人的智慧太了不起了!”活动共完成拓印作品30余幅。

image.png

行走的思政课:让文化自信扎根

为帮助学生开启沉浸式九江近代史学习之旅,鹤湖学校思政教师团队精心设计“九江的近代史缩影”导览手册。

image.png

置身于“烟雨浔庐”展厅,学生们沿着大中路街景、九江英租界,在泛黄的文献、文物和珍贵的老照片中深入了解九江自近代以来的风云变迁,感受先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参观过程中,讲解员生动讲述“小划子会议”,让学生了解到九江是八一起义策源地;看着展厅里的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学生知道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枪在修水打响。

image.png

同学们在历史场景中了解历史故事,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实现了历史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image.png

踏寻浔城文脉印记,铸魂行走思政课堂。此次活动是鹤湖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通过“看文物、听故事、动手做、用心悟”的四维体验模式,让抽象的文化认知转化为具象的情感认同。据悉,鹤湖学校后续将继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出“博物馆文物故事”校本课程,开发《浔城古韵》系列思政微课,推动馆校合作常态化,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来源:九江市鹤湖学校 张云

编辑:毕典夫

责编:刘瑶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