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头潜鸭在柴桑区青栖湖湿地幸福“安家”见闻

5月20日 10时 阅读 33437

  5月12日,柴桑区2025年青头潜鸭繁殖期野外监测项目技术支撑团队负责人、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言阔教授打开手机App看到,在远程太阳能红外相机的实时监控画面中,两只青头潜鸭站在青栖湖湿地(原名东湖)的一处人工生态浮岛上悠闲地梳理着羽毛,另有一只则在旁边欢快地游弋,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视频为红外相机在人工浮岛附近拍摄的青头潜鸭

  前不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同步调查结果,青栖湖被列为全国青头潜鸭16处栖息地之一。近年来,作为越冬候鸟的青头潜鸭,已有一些在青栖湖“定居”下来变成了留鸟。据监测,今年共有100余只青头潜鸭留在了这片湿地,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20%。对水质极为挑剔的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缘何如此钟情青栖湖?持续走高的青头潜鸭数量、候鸟变留鸟等事实证明,是青栖湖湿地的好生态,留住了青头潜鸭!

首次摸清青头潜鸭种群状况

  前不久,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消息,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确定重要栖息地16处,柴桑区青栖湖位列其中。此次调查,首次全面掌握了青头潜鸭种群信息,客观反映了种群保护成效。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最受关注的关键鸟种之一。截至2023年底,江西省最多记录青头潜鸭650余只,柴桑区以及鄱阳湖保护区沙湖、鹰潭龙虎山等多地均有分布记录,其中青栖湖是其主要越冬地。青头潜鸭生活习性是在春天“相亲”,夏天忙着“孵蛋”,为了给青头潜鸭打造更优质的繁殖环境,柴桑区林业局去年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在青栖湖增设了人工浮岛,极大提高了青头潜鸭繁殖期的安全性和孵化成功率。

丰富的食物链让它们恋上青栖湖

  记者了解到,柴桑区青栖湖湿地占地面积128.2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27.76公顷,相当于鄱阳湖的二十四分之一。2023年11月,该湿地作为青头潜鸭重要栖息地列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第23号公告《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此名录公布的青头潜鸭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有29处,江西省有3处,因此青栖湖湿地生态系统在江西省长江沿岸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2005年首次在青栖湖湿地发现青头潜鸭以来,每年记录到的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今年候鸟北迁后,共监测到了100余只本应前往北方繁殖的青头潜鸭留在了青栖湖,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20%。记者在青栖湖湿地看到,湿地所处位置为浅水湖泊,水位稳定,周边有4000多亩的坑塘水面,养殖鱼、虾、蚌,种植莲藕、芡实、荸荠、菱角等,湖泊生物多样性丰富。李言阔教授介绍说,如此“天然湖泊+农业渔业”混合型湿地植物群落,使得在青栖湖湿地栖息的动物一年四季都具有较为充足的食物来源。春夏时节,特别是5~7月份,是青头潜鸭的繁殖期,青栖湖湿地的自然生物量和农业渔业生物量都快速增长,丰富的水生农作物以及鱼、虾等水产,给在该湿地栖息、繁殖的青头潜鸭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保障。

  近年来,柴桑区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争取、筹措生态修复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大力实施湖区环境整治、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工程,持续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同时,组建护鸟队,广泛开展湿地候鸟保护宣传活动,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保护机制,为青头潜鸭栖息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记者获悉,目前柴桑区已出台《青栖湖湿地巡护管理工作制度》,并正在申报省级重要湿地。

14座生态浮岛为它们繁殖筑巢

  “去年首次搭建了6个人工生态浮岛,效果初步显现,每个浮岛都被青头潜鸭‘相中’,一个‘岛’上还孵化出一只幼鸟。今年在此基础上,又新增了8个人工浮岛。”李言阔介绍。据了解,搭建人工生态浮岛,旨在助力青头潜鸭筑巢繁殖,此举在江西省尚属首创,在全国也属于率先开展的尝试。记者注意到,人工浮岛由悬浮桶、铁杆子等固定在湖面上,上面再垫上毯子,铺上泥土,栽种上菖蒲、稗子草等,这种模仿出来的人工岛屿很受青头潜鸭喜欢,它们在水中游弋累了,就到岛上休息,筑巢安家。梅雨季节,人工浮岛的优点将进一步显现,浮岛会随着水位上涨,过去青头潜鸭的巢窝容易被水淹没的情况得到了有效解决。

  截至目前,青栖湖湿地为青头潜鸭添置的人工浮岛达14个。为了在不干扰青头潜鸭生活的情况下,还能近距离观察其繁殖和育雏,李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人工浮岛附近架设了带太阳能发电功能的12台红外相机,青头潜鸭一旦闯入镜头,红外摄像机感应到后就会自动开机、拍摄,随后将捕获到的图像或视频进行远程传输,这样不仅让科研人员能实时监控青头潜鸭在浮岛的生活情况,还能在不干扰它们生活的情况下,近距离观察其繁殖和育雏。据悉,今年柴桑区青头潜鸭繁殖期野外监测正式启动,在增加了人工生态浮岛的基础上,青头潜鸭的繁殖数量有望实现新突破。

胡佳姗 九江日报记者 洪永林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