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论语丨九江,何愁不“热”

5月18日 15时 阅读 32416

九江,何愁不“热”

郭长国

争渡,争渡,九江又见龙舟竞速!

两天时间,40支龙舟队伍、千余名运动员在八里湖新区蔡家湖竞渡狂飙。透过水花激溅、舟行如飞的激烈场面,我们看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九江。

水上,龙舟健将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岸边,市民游客人头攒动,热力四射;直播间里,数万观众互动讨论,热火朝天。其实,九江龙舟赛的“热”远不止这些。指尖,10万元餐饮消费券让人们抢得手机发热;湖边,巡游的潮汕英歌舞掀起阵阵狂热;商圈,一道道引爆味蕾的美食让游客吃得面红耳热;“买浔品”专区,云雾茶、酒糟鱼等本土名特优产品卖得火热;开心麻花剧场、琵琶亭灯光秀、乐盈广场“电音摇滚夜”等39项文旅商贸活动炙手可热……眼前的九江,热闹非凡!

九江的“热”,是热情。“来的都是客,我们让一让。”观赛现场,有市民主动向外地游客让出观赏位置。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前段时间路过这里时,湖边还有枯枝败叶,现在全被清理了。”不少市民在观赛时发现了这个小变化。赛前,八里湖新区就组织人员提升沿湖周边环境,目的就是给观众打造安全、便利、舒适的观赛平台。当一座城市愿意为游客“让路”,为便利“加班”,这份主动担当,恰是“热情好客”的直接表达。

九江的“热”,是热忱。“在赛事举办的前后3天,运动员、裁判员可以免费游玩全市所有国有景区。”如果说,一场龙舟赛只能让参赛者对这座城市惊鸿一瞥,那么,主办方为运动员、裁判员奉上的“免费游”专属福利,则让他们不止“参加一场赛”,更能“玩遍一座城”。一大批文旅活动、一系列文艺演出、一揽子优惠政策,让游客不仅能观赛,更能逛起来、玩起来,这不就是网络上流行的那句“双向奔赴”吗?

九江的“热”,是热度。2025九江马拉松的余温还未散尽,2025九江龙舟邀请赛又继续为快乐“续杯”。今年春节期间,九江4A级及以上景区客流总计位居全省第一,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庐山的游客接待量又排名全国第八。九江的热度,是这座城市不断努力、积极向上的成果,是这座城市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对文旅发展的追求,以及把“宠粉”写进发展里、铆在细节上、落到行动处。

有热情,有热忱,有热度。这样的九江,很难不“热”。

城市是赛事的“主场”,赛事是城市的“磁场”。九江优势何在?

image.png

掀开九江赛事活动的闪亮封面,折叠起来的故事,串起了九江在新赛道上步履不停的自我超越:一“网”情深的武宁县,月月有赛事、全年不间断,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网球示范县”称号;“羽”众不同的瑞昌市,仅在2024年就承办了3场国际级、20场国家级、50余场省级赛事;孜孜以“球”的庐山西海,立足打造“匹克球之乡”,大力发展和推广匹克球运动,持续擦亮“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金字招牌;争“骑”斗艳的庐山市、永修县,已承办多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激情与速度”持续上演……全市去年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700余场次,吸引30余万人次参与。

热的“磁场”,必然释放热量。有了热量,流量和声量便随之而来。当前,正是抓住文旅消费升级的重要时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容、开放、文明、传承是九江与生俱来的城市基因。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赛事活动的“热效应”已成为九江高质量发展的“加分项”。

有禀赋,有特色,有干劲。这样的九江,何愁不“热”?

从“城市成全赛事”到“赛事成就城市”,九江正以“百分努力”满足群众和游客的“十分期待”。

九江的“热”,未完待续,期待与您再次相聚!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