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为先,奋发有为。回眸2024年,全市工会工作亮点频出、成果斐然,以奋进之姿书写着新时代的精彩答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建服务党建等工作在全省会议上精彩亮相、作典型发言;九江市新时代产业工人学院成功入选年度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百家工匠学院,为培育技能人才注入强劲动力。不仅如此,市总工会还勇担重任,成功承办全国网络正能量摄影作品征集采风活动、江西省首届职工春晚等5场重大活动,吸引八方目光,汇聚发展动能。九江产改工作经验和服务职工新模式更是登上《工人日报》头版及《中国工人》,8项工作经验和做法获评全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为全省工会工作提供了“九江样板”,在时代的画卷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工会应有力量。
紧扣中心大局 助力九江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开展“凝心铸魂”行动,成效显著。举办的60场劳模宣讲、46场职工主题阅读和文艺下基层活动,覆盖职工2.77万人,极大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承办全国、全省大型活动5场;举办全市第三届职工球类运动会、职工趣味运动会等市级文体活动12场。推荐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工人先锋号获奖集体1个,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4个、获得者12名,工人先锋号获奖单位8个。
在产改工作上,市总工会认真实施“建功立业”行动。不断扩大产改覆盖面,打造了116家产改示范性企业,国企、民企和园区企业样板共40家。为确保产改工作扎实推进,对14个县(市、区)和29个市直企业的全部产改示范性企业开展实地督导。创新性开展的国企民企产改结对工作成果丰硕,12对结对企业共开展活动48次,有效提升了非公企业产改成效。九江市新时代产业工人学院入选年度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百家工匠学院,并获100万元补助资金;永修工匠学院获评省级“工匠学院”,为产业工人培养提供了优质平台。
劳动和技能竞赛同样亮点纷呈。服务全市“9610”工程,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先后组织43名选手参加江西省“天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6名选手参加省总工会技能项目集训。成功承办了江西省“天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仪式、江西省“天工杯”石油化工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江西省“天工杯”长江大保护劳动和技能竞赛等多项省级赛事。扎实开展九江市“天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并进一步扩大劳动竞赛范围,联合市公安局、市税务局等开展行业赛事,全年带动岗位练兵11万人次,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在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方面,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做好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工作,共返还小额缴费工会组织企业794家,共计329.23万元,减轻了小微企业负担。成功承办2024年江西省工人文化宫联盟职工文化活动和长江经济带城市职工羽毛球友谊赛,吸引了长江经济带6省22市的工会领导及职工代表600余人参与,促进了九江与长江经济带城市广泛交流合作。精心组织“嘉游赣·惠生活”活动成果显著,2024年共有704家基层工会的3.54万名职工群众出行,带动全市文旅消费1.66亿元,推动了九江文旅产业发展。
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也在积极开展。组织实施的制造业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行动成果突出,2024年共申报推荐江西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48项,其中6个项目获奖。
在创新平台搭建上,市本级命名挂牌10家全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打造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25家,其中市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2家,命名挂牌以来累计取得创新成果1118项、专利715个、产生经济效益约16.39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聚焦职工需求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方面,我市建立全省工会系统首个市场化舆情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舆情动态。推动建立工会牵头,公安、人社等十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落实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12351+”专项行动,建立市、县、基层企事业工会三级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在“法院+工会”基础上,探索“工会+检察院”工作模式,畅通多元化解劳动争议渠道。2024年,市县两级工会共接访化解信访140人次,受理劳动争议99件,成功化解纠纷67件,有效维护了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
关爱职工工作扎实推进。为困难职工提供各项帮扶救助2163人次,各项服务2482人次,筹集送温暖慰问款物413万元,走访慰问职工5543人次。扩大“金秋助学”活动覆盖面,资助在档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开展“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送清凉慰问资金233.65万元,慰问职工2.16万人。组织1343名技术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一线职工参加疗休养。组织青年职工交友联谊活动29场次,2492名职工参加。为2023名女职工提供免费“两癌”筛查活动。开办110个暑期托管班,为2396名职工子女、留守儿童提供暑期托管服务。优化“九江工惠·四季相随”普惠平台建设和管理,开设系列公益文化服务特色课程54门,服务职工群众超15万人。扩大互助保障覆盖范围,向中心城区2100名一线环卫工人、10所民办学校1500名教师、1.5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意外大病团体综合保障互助计划”。全市发展互助保障参保职工43.33万人次;发展互助保障保费3645.9万元,同比增长6.22%,为职工抵御风险增添保障。
在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上,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专场招聘会46场,收集岗位2.24万个,实现就业3231人。落实“千个部门进千企、精准帮扶促发展”专项帮扶活动,成立帮扶工作队全年赴企业开展定点帮扶20余次,赠送企业13万元防暑物资,助力企业发展。
树立鲜明导向 持续推动大抓基层
2024年,市总工会持续巩固基层基础,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力度,共向基层下拨资金6085.63万元,占市总年度总经费支出的52.83%。其中,补助基层职工活动场所80家,补助资金1152万元,提升了基层职工活动条件;拨付各县(市、区)项目化补助资金943万元,奖补各县(市、区)工人文化宫建设资金525万元,推动基层文化宫建设。同时,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组织开展2023年度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考核工作,拨付工资补助款81.2万元,提高工会社会工作者积极性。
在工会阵地建设上,研究制定《九江市基层工会职工活动服务阵地建设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计划三年投入3000~5000万元补助基层阵地建设。推荐申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职工活动场所建设补助3家,乡镇(街道)、社区职工活动场所建设补助64家,省级“六有”工会示范点19家,省级“六规范”工会示范点18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带工建 工建服务党建”工作项目10个,争取到上级补助1016万元,为基层阵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推动新业态劳动者入会工作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推动全市新业态企业建会,重点抓好头部平台企业建会,截至目前,全市12家头部平台企业在赣分支机构共102家,其中已建会88家,建会率86%。抓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入会工作,以货车司机入会工作为抓手,每月定期调度,全市新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12691人,其中货车司机4576人,扩大了工会组织在新业态领域的覆盖面。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工会组织将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以服务职工为宗旨,以推动工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落实全总“559”战略部署,大力实施“363”计划,抓好“10件重点实事”,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九江篇章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九江日报记者 商乐)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