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天山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的“臂弯”深处,武夷山脉末梢,山中隐藏着一座“会呼吸的茶山”——天泉茶园,眼下正值春茶采制高峰期,每日采茶工和制茶师都在与时间赛跑,采茶、筛选、晾青、制茶,一派热火朝天的辛勤劳作场景。
天山茶路,陡峭蜿蜒,茶香氤氲,终日与曾经的茶马古道耳鬓厮磨,仿佛在述说着江南山水的千年茶韵。该茶园总体面积1200余亩,晨起时云海翻涌如蒸笼掀盖,暮色里采茶工背着竹篓踏碎晚霞,景色静美得令人心醉。
置身茶园,拨开云雾,指尖触摸到的是知青岁月刻在茶垄间的年轮。20世纪武山垦殖场的拓荒者或许不曾想到,他们种下的群体种茶树,如今日产鲜叶300公斤,可制成50公斤新茶,乘着冷链物流飞向京沪杭的茶席。2024年,该茶园选送的天泉富硒红茶在“中茶杯”国际鼎承茶王赛(庐山云雾专场)中,获评红茶组金奖。
“每天早晚,都是我亲自开车接送采茶工,光是春茶采摘季就能让上百位乡亲增收30万元。每当发工资时,他们笑得跟小孩子似的,我真的很开心、很自豪。”茶园负责人王红超说。
“我们卖的不只是茶叶,更是看得见风景的茶生活。”在茶旅融合的蓝图里,天山的四季都在茶杯中流转,春茶裹着红杜鹃的香气,秋茶沉淀着野山楂的酸甜,就连冬日茶园里的雪景都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当都市茶客啜饮着茶水,舌尖漫过的何止是茶香,更是武夷山脉末梢那抹淡淡的江南云雾。
近年来,湖口县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茶产业发展,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同时,依托茶叶产业,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带动了春茶及其它土特产品销售、乡村旅游、农家乐餐饮等在内的“茶经济”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郭英 沈海斌 赵晨婉 掌中九江记者 许钦)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