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孩子或成年人,下排牙齿明显突出于上排牙齿,从侧面看,面部呈现出类似“月牙”的形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包天”,医学上称之为“反颌”。
一、认识“地包天”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咬合牙齿时,上排牙齿应该覆盖住下排牙齿的一部分。而“地包天”则完全相反,下前牙位于上前牙的外侧,下牙“包裹”住了上牙,这不仅打破了牙齿的正常排列秩序,也破坏了面部的正常协调感。
二、“地包天”的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存在“地包天”的情况,那么遗传给后代的几率相对较高。
2.不良口腔习惯:婴幼儿时期的一些不良习惯,如长期的吮指、咬上唇、下颌前伸等,都可能干扰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3.乳牙期或替牙期的局部障碍:乳牙的龋齿、过早脱落或滞留等问题,都可能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顺序和位置。比如,乳磨牙因龋齿严重而过早缺失,会导致相邻牙齿移位,占据恒牙萌出的空间,使恒牙萌出时位置异常,引发“地包天”。
三、“地包天”带来的危害
1.影响口腔功能:“地包天”会导致牙齿咬合关系紊乱,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此外,“地包天”还可能影响发音,导致一些发音不准确,给日常生活和社交带来困扰。
2.危害口腔健康:由于牙齿排列不整齐,刷牙时难以彻底清洁,容易导致食物残渣残留,滋生细菌,引发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3.有损面部美观:严重的“地包天”会使面部下三分之一向前突出,形成“月牙脸”“鞋拔子脸”,破坏面部的整体协调性和美感。这不仅会对患者的外貌造成影响,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青少年,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交发展。
四、“地包天”的治疗
治疗时机:“地包天”的治疗宜早不宜迟。一般来说,乳牙期(3~5岁)是治疗“地包天”的黄金时期。此时孩子的颌骨可塑性强,通过简单的矫治器就可以引导颌骨的正常生长,纠正反颌。如果错过了乳牙期,在替牙期(8~10岁)也应及时进行矫治。对于一些错过最佳矫治时机的恒牙期患者(12岁以后),仍然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来改善症状。
“地包天”对口腔健康和面部美观的影响不容忽视。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牙齿和面部发育情况,一旦发现有“地包天”的迹象,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抓住最佳治疗时机,让孩子拥有健康整齐的牙齿和自信灿烂的笑容。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