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双峰小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实践活动

4月2日 16时 阅读 31732

教室里的精神洗礼:清明节主题班会

“大家知道清明祭扫时为什么要手持菊花吗?”4月1日,双峰小学教室内,一场特殊的主题班会在辅导员胡老师的提问中展开。当大屏幕上出现《烈士证明书》的斑驳字迹时,原本活跃的教室突然安静下来。少先队员们通过“三分钟党史微课”,了解到九江籍烈士在南昌起义中舍身掩护战友的故事;在“我心中的英雄”分享环节,学生代表讲述了曾祖父作为渡江战役船工的经历;当集体诵读《可爱的中国》时,稚嫩却坚定的童声在走廊久久回荡。这场融合影像资料、文物复刻、情景朗诵的沉浸式班会,为后续实践活动埋下了情感伏笔。

image.png

纪念碑前的青春誓言:甘棠公园祭扫实践

4月2日清晨,苍翠的松柏掩映着甘棠公园烈士纪念塔,双峰小学少先队员代表胸前的红领巾与手中白菊交相辉映。在刻满九江百年风云的史迹墙前,红领巾宣讲员夏子念指尖轻触“收回英租界”的浮雕,将1927年九江工人用扁担木棍捍卫主权的壮举娓娓道来。

image.png

山风拂过孩子们凝重的面庞,仿佛把那段峥嵘岁月吹进了现实。接着,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山顶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列队上前,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清明纸菊轻轻安放在纪念碑基座上。献花完毕,李梓睿同学作为宣誓代表,带领队员们喊出最动听的口号,在纪念塔前激荡出最清澈的回音。

行走的红色课堂:城市精神解码之旅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实景解谜”形式,将九江革命史化作一个个通关关卡。在寻找“小划子会议”遗址坐标时,队员们对照1937年九江老地图,在当代街巷中定位历史坐标。通过沉浸式体验,少先队员们不仅了解了九江“敢为人先 坚韧不拔”的城市精神,更在心中埋下了“强国有我”的种子,他们用童真的仪式感,接过了这座革命老城的英雄气概。

image.png

双峰小学作为全省“传承红色基因”示范校,一直以来,致力于将思政融入生活,构建“行走的课堂”。通过“课堂认知-实地体悟-城市寻踪”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形成教育闭环。当孩子们能把课本里的英雄名字与街角的老建筑对应,当“传承”不再是个抽象词汇而化作手中的鲜花和心中的怀念,队员们才能将无形的精神化为可感可知的理解与懂得。此刻,春风正带着孩子们新折的柳枝,将英烈精神传向更远的未来。

(来源:双峰小学 胡盈盈)

编辑:毕典夫

责编:刘瑶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