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民间歌谣(下)
■ 廖 柳
方言俚语 袅袅乡音添灵韵
九江方言的发音也独具特色,为歌谣赋予了独特的旋律。它的声调丰富多变,有的发音婉转悠扬,有的发音干脆利落,这些独特的发音特点与歌谣的旋律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美感。“庐山的云雾哟,缥缥缈缈咯,好似仙境嘞,美滴没法港(讲)。”在这首描写九江美景的歌谣中,“哟”“咯”“嘞”“港”等方言发音,不仅让歌词更加朗朗上口,还为歌曲增添了一抹灵动的韵律。
“偶”代表“我”,“恩”代表“你”,“Kei”代表“他”。当这些词汇出现在歌谣中,瞬间便带来了亲切的乡土气息。“恩晓得啵,那座山上的花儿开得可好咯,偶经常去摘。”这句用九江方言唱出的山歌简单质朴,充满生活的情趣。
方言还增强了九江民间歌谣的情感表达。“好久冇(没)看到恩咯,偶心里头想恩想得紧嘞,不晓得恩在那边过得好不好。”这句歌词中,“冇”“咯”“嘞”等方言词汇的运用,将思念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了那份深深的牵挂和眷恋。
除了词汇和发音,方言中的语气词和衬词也为歌谣增色不少。“哟”“啊”“嘞”“咯”等语气词,以及“那个”“哎呀”等衬词,在歌谣中频繁出现,它们就像音乐中的装饰音,丰富了歌谣的情感表达,使歌谣更加生动有趣。在一首欢快的劳动歌谣中,“嘿哟嘿哟,加把劲咯,把这货物搬上车哟,今天的活儿就快干完嘞。”“嘿哟嘿哟”的劳动号子声,加上“咯”“哟”“嘞”等语气词,营造出了一种热火朝天的劳动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劳动者的热情和干劲。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肚里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绣花,绣杂糍粑,糍粑跌得井里,变杂蛤蟆,蛤蟆伸脚,变杂喜鹊,喜鹊上树,变杂斑鸠,斑鸠咕咕咕,告诉和尚打屁股。”这首《月亮粑粑》是九江方言童谣中经典之作。它用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
生活小调 描绘美好愿景
生活小调的内容涵盖了九江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描绘四季风光的,“春季里来百花香,夏季里来荷花放,秋季里来桂花香,冬季里来雪花飘。”这些简单的歌词,勾勒出九江四季如画的美景;“爸爸妈妈把我养,爷爷奶奶把我疼,一家人呀多和睦,幸福生活乐融融”,这些歌词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九江民间歌谣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郎在上风把歌丢,姐在下风冇抬头。心想还歌又冇会,拿起扇子半遮头。”这首山歌,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男女对歌传情的美好画面。羞涩的少女,拿着扇子半遮着脸,心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憧憬与期待。小伙子则勇敢地唱出心中的爱意,歌声在山间回荡,传递着那份炽热的情感。
婚丧嫁娶,人生的重要时刻,都离不开生活小调的陪伴。在婚礼上,有许多仪式和环节,如迎亲、拜堂、闹洞房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歌谣。迎亲时,新郎会带着迎亲队伍,唱着《迎亲歌》前往新娘家:“迎亲队伍长又长,欢欢喜喜接新娘。新娘长得真漂亮,就像仙女下凡间。”这首歌曲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也表达了新郎对新娘的喜爱之情。“一撒一元入洞房,一世如意百世昌……”随着这首欢快的《撒帐歌》,红枣、花生、桂圆、莲子被大家撒向新人的床铺。
而在葬礼上,悲伤的挽歌则如泣如诉,寄托着人们对逝者的无尽思念。“亲人啊,你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痛苦……”歌词简单却饱含深情,歌手用沙哑的嗓音唱出,让人听了不禁潸然泪下。
在九江民间歌谣中,有许多倡导勤劳、善良、团结等美德的内容。“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这句歌谣告诉人们,只有勤劳才能创造财富,过上幸福的生活。还有一些歌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日子过得甜如蜜,幸福生活万年长。”
“月光光,照九江,家乡的山水在梦乡。爹娘的笑容眼前晃,思念的泪水湿衣裳。”对于游子来说,九江民间歌谣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慰藉。无论他们走到天涯海角,那熟悉的旋律和歌词,总能唤起他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熊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