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知识家长小课堂:“配对”不只是“一样的放一起”

3月19日 15时 阅读 30167

劳动节-节日祝福3500-4 拷贝 2.jpg


图片

科普分享人 黄文靓 

图片




图片

康复治疗学专业,儿童心理行为专科特教康复师,从事儿童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10余年,同时学习特殊教育和早期干预,具有孤独症培训上岗证和二级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资格证等。


训练课堂小记

5岁的小A坐在训练桌前,老师将准备好的教具整齐摆好。

桌面上并排摆放着苹果、香蕉模型和对应的图片,老师刻意将实物与卡片错位排列。当小A准确地将红苹果模型放在“水果”分类区时,老师立刻竖起大拇指,亲切的鼓励声伴随着夸张的击掌……

认知理解训练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着,训练室如同精密的生态箱,每个教具的摆放都经过康复老师精心的设计,每句指导语都承载着神经可塑性的希望。一颗颗沉睡的星星,正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图片
图片

相关早期学习及干预康复知识简介 

图片

图片2.png

01




正强化策略

该策略是行为心理学中经典理论,通过给予奖励(如赞扬、击掌)增加目标行为的发生频率。

尤其对于0-3岁早期有高危ASD(孤独症谱系障碍)可疑表现的婴幼儿,充分利用大脑的神经可塑性,这种“正强化策略”帮助在神经突触间编织新的连接,每次成功配对都在重塑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框架。

图片3.png

02




有效的配对练习原则

1.分阶段练习,初级从少量配对开始,如4-6对,逐步增加数量和复杂度。进阶引入多维度配对,如同时匹配颜色,形状,文字。

2.多样化材料,使用卡片、拼图、实物等不同物品进行练习,增加感官体验。

3.游戏化机制,设置计时挑战或积分奖励,激发动力。双人/多人竞赛模式,巩固长期记忆。

图片1.png

03




常见的配对游戏

1.拼图配对:将拼图块与对应图案匹配,如动物,交通工具等拼图。

2.实物与分类配对:将水果模型与名称卡片配对,或按颜色/形状分类。

3.数字与数量配对:将数字卡片与对应数量的物品(如孩子爱玩的积木、爱吃的小零食)匹配,适合数学启蒙。



图片
图片

温馨提醒

图片

1.通过游戏形式与生活中的泛化,配对练习可以既高效又有趣。

2.有效干预的前提是科学的评估,帮助找到合适的阶段性干预目标。

3.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家庭利用生活中点滴开展训练,可事半功倍。

4aff673e69c342031a73a617d56a861c.jpg

更多诊疗、干预及综合促进需求,请扫描二维码咨询或报名


e000938db46b70c1ee1781c1bf657e7d.jpg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