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由九江市教育局、市科协共同主办的“2025年度九江市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培训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在九江小学(九龙山校区)开班。
本次培训为期三天,旨在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配合“2025年度九江市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开展,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关要求,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活动由市教装中心、市青科协承办。
开班仪式:引领教育新方向
在开班仪式上,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刘志杰发表讲话。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全市教育工作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为创建发展九江新样态教育共同努力。刘志杰还明确了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同时激励全体参训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专题讲座: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本次培训特邀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陈娟娟教授带来《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的图景》专题讲座。陈娟娟教授以开阔的视野、专业的视角,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演变,详细介绍了DeepSeek在政务、公务、教育等场景的创新案例。她的讲座不仅让参训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引发了大家对技术革新、教育模式转型、师生角色重塑以及未来教育生态变革的深度思考。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共同参加了本场培训专题讲座,显示出教育部门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高度重视。
专项培训:助力数字创作实践
下午,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项目科黄利华主任为全体参训教师带来了《数字创作类活动指南解读》专项培训。黄利华主任以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详细介绍了此次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数字创作类项目的相关要求,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更广阔的思路。通过本次专项培训,教师们对数字创作类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创意,提升数字素养。
多元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本次培训还邀请了多位专家为教师们带来不同领域的培训。兰州大学专硕导师、高级科技辅导员刘俊德,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课程设计副主管林宇教授,以及各赛项负责人分别为大家带来了创新发明等活动赛项的培训。这些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创作、创新发明等多个方面,不仅让参训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了全面的了解,更对各具体赛项的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实操培训。这些环节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有助于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为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培训成果:推动素质教育改革
通过本次中小学数字素养提升实践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九江市的教育工作者们将携手共进,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改革。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数字素养和信息技能,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将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融入日常教学中,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九江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九江市的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科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九江市电教馆)
编辑:毕典夫
责编:刘瑶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