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国际妇女节现代诗歌征稿优秀作品选登
编者按: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前夕,为展现女性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独特风采,本刊编辑部与废柴诗社联合举办“三八”节现代诗歌征稿,旨在以诗歌为载体,赞美女性的奉献,书写她们的幸福与艰辛。活动以“那些花儿”为主题,具体题目、抒写对象作者自拟。本次现代诗歌征稿活动得到了广大作者的积极响应,大多数作品能够运用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小切口、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女性之美。因版面所限,现选录部分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新农人
■ 汪吉萍
这是一个深秋,一个山坡
一片果树和一个人,组成了一幅画
时光安静,满树的柚子、橘子
垂得让人血脉偾张
画里、画外,它们沿着由青变黄的走势
在牵着人世奔跑
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无畏和坚韧是她的风骨
慕名而来,对我的突然闯入,园子不会深究
风摇着树叶,像摇着一面面绿色的小旗
荡漾中,簇拥中,她从山坡上跑下来
黝黑的脸,笑得像花儿一样
果树,阳光,她,早已不分彼此
这交错着的、耀眼的美
我只看一眼,就心生敬佩
不知她是否曾有过眉头紧锁和悔不该当初
当春风吹过,一切,她又了然于心
继续穿梭在果园,声声鸟鸣都是鼓点
都如果子一样,是重叠的
像她缜密又饱满的心思,有滚烫的声部
可以让群山,在山坡面前矮下去
母 亲
■ 珎 兮
玫瑰,月季,蝴蝶兰,锦葵,菖蒲,虞美人
石竹,美人蕉,三角梅
……
花朵们,从去年秋后
永远离开了院子,门廊,窗台,墙角。
一生那么爱花的她,提前与它们
做了告别,提前与花期解除了契约
此后,许多日子
她蜷缩在一张黑色轮椅里
弱小,茫然。失神的眼睛
眯成一条窄窄的缝隙。像深秋暮色退去后
淡出视线的卫运河
我已找不到合适的词
去描述,言语模糊不清的她,怎样用一种近乎
孩童的讪笑,掩饰
记不起我们名字时的小小尴尬
砥砺岁月
■ 苏 扬
我十八岁或更早的时候
父亲与母亲就认定
农村信用社是我的命
后来我果然接过父亲那把沉重的老算盘
将珠子拔得上蹿下跳
噼里啪啦的声响代表父亲的理想
触动少女敏感的神经
看着一串串阿拉伯数字在指尖下变化
就像为我懵懂的青春算卦
为了不违背父命
日复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
心甘情愿交出自由和花样年华
可我掌心里藏不住汗水
老算盘珠子不断流泪
当我知道那是父亲升天的慈悲
我的嗓子沙哑了,我的面孔沧桑了
那一日,人人都不安地围了过来
包括我的母亲和未成家立业的孩子
我心里倏然一惊,慌忙扶起自己中年的光景
母亲风韵
■ 左东林
小时候
母爱是床边轻摇的蒲扇
驱赶蚊虫,抚弄梦的琴弦
那温柔的风,牵着摇篮曲伴我入眠
长大后
母爱是电话里的声声惦念
越过山水,暖透游子心田
每句叮嘱,都系着深深挂牵
后来啊
母爱是鄱湖渔村的炊烟
逢年过节,爱意浓浓
厨房里的忙忙碌碌,身子从未疲倦
有多少儿女看见
岁月染白了她的发线
生活压弯了她的脊肩
可眸子中的爱,从未改变
定格了,定格了
母亲以柔弱之躯,撑起了一片蓝天
一尊伟大的雕塑万古流传
在我心中,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诗篇
旗 袍
■ 北 北
她把樱花盘在斑驳的繁华里
小心地裁剪、缝制丝绒柔软的叙事
被针尖痛吻的女人,绽放,
那里必有蝴蝶、蜜蜂、孩子的章回
从平面到立体,爱的具象,带着迷人的爵士乐
波浪扭动,万花筒的镜像闪闪发光
整条大街的法国梧桐都燃烧起来
灰鸽、白鸽交替打着节奏,
路人以眩晕的目光加入
为所有的眼睛灿烂之存在
车声呜咽
进窄巷,恰如婉转穿过人群的小雨
浩荡的春天骤然漫开
酿酒师
■ 朝 颜
以井水作引,从灌木中取火
晒干的马鞭草,做了酒饼
割下的黄荆叶,烫了酒瓮
母亲洗净双手,麦菜岭升起炊烟
哦,母亲,我什么也帮不了你
除了掀开厚棉被,偷饮一勺甜酒
除了看着你,一次次穿着旧衣服
站进冬天,站到年里去
我的母亲,这一生都不曾祈求过
一枝玫瑰,一句赞美词
一生都只是微笑地
看着她的男人,喝下甜酒
喝下她亲手种的蛊
仿佛,她酿的不是酒
而是生活本身
跪 乳
■ 夏承钧
一群人在山道上爬行
如同蜗行的蚂蚁
每个人的脸上像脚下被踩得锃亮的卵石
这些终日向生活匍匐的人
转场匍匐眼前的大山
天蓝得没有一点瑕疵
女娲采石后的众山
或兽或禽 或飞或卧或禅 神态各异
危崖上 一个母亲跪着
在白云之上俯首
望着怀中吮吸乳汁的婴儿
阳光洒向母亲
洒向千峰万壑
洒在六十年前的我的村庄
祖母抱着啼哭的我 走向打麦场
母亲弯腰 放下连枷 跪下
笑着向我张开双手
没等母亲撩起盐渍汗浓的衣衫
我迫不及待蹭向母亲胸脯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熊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