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古镇话古今

2月7日 07时 阅读 29874

图片



鄱阳湖吴城候鸟小镇,赴一场候鸟相约,还可以欣赏璀璨龙灯点亮排工巷的古风古韵,在最美夜色中,感受新春纳福的美好意蕴。


作者 | 张欣 朱鹏

题图 | 吴城排工巷


每年秋深蒹葭吐絮之时,近百万只候鸟络绎不绝从遥远的亚欧极寒之地,飞跃万里奔赴鄱阳湖栖息越冬,以震撼天宇的翅翼和万鸟云集鄱阳湖的壮观,完成一次大自然生命迁徙的壮阔史诗。

“中国候鸟小镇”永修县吴城镇地处鄱阳湖西岸,是冬季候鸟相聚鸣欢的胜地。白天,游客们可以兴致盎然地结伴前往候鸟小镇集合,赴一场候鸟之约。傍晚,游客们可以欣赏璀璨龙灯点亮排工巷的古风古韵,在最美夜色中,感受新春纳福的美好意蕴。

图片

在吴城排工巷寻年味、闹新春。

图片

小镇故事多


吴城,因三国东吴大将太史慈在吴山筑城而得名。独特的地缘与水缘因素,奠定了其在江西甚至江南的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吴城先后经历了军事重镇、商贸巨镇、渔业大镇、候鸟小镇的嬗变。

历史上,吴城镇与景德镇、河口镇、樟树镇齐名,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这里扼鄱阳湖赣水与修江之咽喉,水路交通便捷。

明清时期,这里商贸繁盛,木、粮、茶、布、盐等货物吞吐量几乎与汉口比肩,数百年来,河上百舸竞渡,商贾人士南来北往,曾享有“卸不完的吴城,装不尽的汉口”之美誉。全国各地如山西、广东、福建等商帮争相在此设造会馆,数量达48座之多,成为赣商文化发源地之一。

后来随着铁路等陆路交通的崛起,吴城逐渐失去了交通优势,于是一部分人靠水吃水,转行捕捞,吴城由此成为江南最大的渔业市场,各类肥美的水产销往南昌、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直至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鄱阳湖进行综合治理,并加大候鸟保护力度,大量珍稀候鸟不辞万里来到鄱阳湖越冬,其中很大一部分栖息于吴城,造就了吴城“候鸟天堂”的奇观。

在“2019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中,吴城镇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国候鸟小镇”称号。同年,永修县开始启动吴城镇候鸟小镇建设。

近年来,永修县重点开发打造吴城候鸟小镇,依托资源禀赋,全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壮大文旅产业的同时,积极打造观鸟平台,丰富观鸟形式,做深观鸟经济内涵。

图片

打卡鄱阳湖国际湿地候鸟馆。

图片

忆排工号子


在吴城,无论水岸码头还是九街十八巷,都不得不提排工号子。当年商贸的热闹繁华,发达的木材集散、转运业,为排工及排工号子的产生、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虽然如今风光不再,但行船走排的排工号子与长空声声鹤鸣,永远萦绕在鄱阳湖的浪尖。

吴城排工号子是一种以唱为主的号歌,贯穿于扎排、放排的全过程,是一种来自原始的声乐。凡有木排作业生产,排工必异口同声作歌唱和,由扎排号子、捞排号子、倒梁号子、扛排号子、拉排号子、传缆号子、绞车号子等组成。这种劳动号子,主要是用来统一指挥、协调动作、鼓舞士气。

排工号子演唱形式多样,不同的劳动,有不同节奏的号子。根据不同劳动强度和劳动场景有不同唱法,歌词有两字句、五字句,也有七字句,结构上常用一个单一乐节或乐句加以多次变化重复,句幅较短,其间,还有以衬句为连接和扩展的较自由的个人唱。整个节奏简洁明快,音调粗犷,气势豪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图片


吴城排工号子表演。

1951年,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派音乐专家专程来吴城采风,搜集整理排工号子,并制作成专题音乐节目,在全省播放。党的八大会议在庐山召开时,吴城排工号子参加了开幕式文艺汇演。1980年吴城排工号子还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2010年6月,永修吴城排工号子被列入第三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立足吴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辉煌的商贸史,永修县成功“复活”了这一商业重镇,打造了以“古镇根脉 老街记忆”为主题,依托古镇清代鼎盛时期形成的市镇格局,移植了传统建筑艺术的吴城排工巷历史文化街区。

街区位于吴城镇湖亭路,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依托古镇清代鼎盛时期形成的“一镇六坊八码头九垅十八巷”的格局,突出码头、候鸟、花灯、古井等元素,演绎里、巷、街、坊单元式商业模式,将厚重的文化和秀美的风光,转化为心之所往的诗和远方。

“我们将排工巷打造成一个集文商汇聚、会馆展示、民俗荟萃、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吴城特色老街,让游客在观鸟的同时,也能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吴城候鸟小镇旅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周说。

图片

候鸟群飞。

图片

与候鸟相约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来自西伯利亚、蒙古、日本以及中国东北的候鸟都会飞到这里越冬。

穿行在鄱阳湖的黄沙滩涂,湖岸茂密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寒风吹过,飞扬的芦絮像一簇簇白烟弥漫在湖的上空。原本有几分肃杀,好在冬日的阳光含有几分暖意,而湖面上隐约可见跳跃的白色点点,又让整个画面涌动着生机。

为免惊扰这些精灵,游客一般会选择鸟巢、望湖亭等最佳观鸟位置,借助高倍望远镜,拉近与候鸟的距离。镜头中,白鹤时而翩舞晴空,时而滩涂徜徉,引得成群结队的天鹅、野鸭、“鸟中大熊猫”黑鹳等紧紧追逐。

这里静美的水天一色与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白鹤每年聚首故乡之约的天堂。这些美丽的精灵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呈现出一场场震撼人心的生态奇观。

图片

芦苇在风中摇曳。

在众鸟之中,白鹤天生丽质的婀娜体形,光洁亮丽的羽毛,举手投足间显得优雅高贵,轻轻扇动几下翅膀便会给人留下几道完美弧线的动感,那婀娜姿态就连芭蕾舞演员也无法模仿。

悠闲之时,这些白色精灵在湿地上或翩翩起舞或驻足静立,洁白的羽毛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还有一些爱美的幼鸟弯着长长的颈项矗立在水边梳理着羽毛,不时用一只修长的腿往身上伸展,让游客见识一下它的风姿。

如遇候鸟群飞,腾空而起,一团变幻无穷的“云朵”便在空中不断变换形态,“飞时遮尽云和日,落地不见湖边草”的诗意,在眼前一一呈现。这种自然与心底之美,流溢在目光的注视中,慢慢交融。

除此之外,漫步在“中国最美水上公路”,当下虽未被湖水轻抚,但公路两旁,茂密的芦苇随风摇曳,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以另一种姿态展现着它的独特魅力。

天色渐晚,暮云低合。夕辉洒满湖面,将白鹤的羽毛染成灵动的金色。在游兴之余,不舍离开湖岸滩涂,告别雁鹤天堂,回望鄱湖那份苍茫深沉的天色,白鹤欢鸣依然。来年观鸟,依旧相约在鄱阳湖吴城候鸟小镇。

(来源:当代江西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