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五医院精神一科万玲玲医师精诚服务患者

1月8日 15时 阅读 31025

爱,无形,但可以感知,所谓“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医患之情亦如此,双向奔赴最是温暖。

图片

小黄(化名),16岁,湖南株洲某校高二学生。初中的时候,小黄是父母的骄傲,进入高中后,却出现了易疲劳、情绪不稳、注意不集中情形,直至精神活动变得迟钝,对人冷淡、躲避亲朋,不守纪律、不听劝告,无故发笑、无故发脾气。家人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治疗,但效果欠佳,后由亲属推荐至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治疗。

初入院时,小黄不配合治疗,整天躺在床上,哭泣难断。科室主任张振和主管医师万玲玲,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获得了信任,了解小黄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较高,慢慢出现了精神心理症状。于是,万玲玲医师从小黄喜欢的“学习话题”入手,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谈乐观生活达观处世,谈自我减压的方法。真情互动,为有效诊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科室进一步明确了“药物+心理+MECT”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MECT治疗是多参数监测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简称,安全性较高,对身体的副作用也较小,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护理上,同样无微不至,小黄这会儿要吃零食,下一会儿又要吃水果,护理人员都不厌其烦地满足;小黄这会儿要和爸爸通话,下一会儿又要和妈妈视频,护理人员也都“委曲求全”地同意。

经过近1个月的治疗,小黄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已能控制情绪,还会主动关心家人。万玲玲医师电话或微信回访,继续巩固疗效。好学的小黄还咨询起高中数学的解题技巧,这对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毕业的万医师,当然也不是难事。原本在株洲和九江两边跑的父母,决定定居九江,因为他们的儿子深深喜欢上这座有爱的城市。

图片

2024年12月的一天,已经在九江就读的小黄在父母的陪伴下,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人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医院,表达的是一份感激,更是爱的重生,爱的奔赴。

(来源: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