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庐山共赴一场云雾之约

2024-11-04 08:41 阅读 32353

云海中最具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当属瀑布云,云层在风力作用下涌成强劲的云流,放眼远眺,气势磅礴、澎湃汹涌的“瀑布水”似天幕下落,漫过山顶俯冲谷底,好不壮观。

作者 | 徐曼 陶成

题图 | 庐山云海

人们常说:云,是天空悸动的脉搏。在“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青峰秀峦巍峨挺拔,云海奇观瞬息万变,令每一个相遇的人流连忘返。

漫步庐山山道,远远望去云雾涌动,变幻万千,尤其是瀑布云依山而下,犹如银河倒泻,气势磅礴。从近处看,一座座山峰被云遮掩若隐若现,云峰相衬煞是壮观。如此美景,无怪乎苏轼感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庐山瀑布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历代文人对千变万化、奇诡莫测的云雾,都是“眼前烟云笔下收”,但看法却不尽相同。

在唐代,诗魔白居易在著名的篇章《庐山草堂记》中写道“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说的是庐山四时景致,云雾景观唯居其一。而诗仙李白则吟诵出“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来描绘在登临高峰、极目远眺之时,云海翻腾,宛如惊涛骇浪的壮丽景色。

著名诗人钱珝则另辟蹊径,写下“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这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更让云雾增添了不少神奇的色彩。

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带大战时落败,退兵至庐山脚下,写下“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以云雾缭绕的山峰和流水,描绘出山的峻峭与水的灵动。

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寅与好友行至庐山三峡涧,远眺奇峰在烟岚中若隐若现,山泉奔涌,瀑布飞流,写下了“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唐寅笔下,庐山云雾呈现出一派烟雨朦胧的美感。

当然,最痴迷于庐山云雾的莫过于清朝学者舒白香,他为了探索云雾的奥秘,在庐山大天池观看云海整整100天,他对“一起千百里,一盖千百峰”的庐山云雾“爱如生命”,恨不得在此“摘云而餐”“卧云而眠”。

诗人徐志摩曾登临庐山,写下《山中大雾看景》,其中那句“那分明是山、水、田、庐,又分明是悲、欢、喜、怒”,让我们透过云雾看到了人生的百味。

一代伟人毛泽东置身雄伟高耸、满目苍翠的庐山,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表现出对各方敌对势力的蔑视以及亿万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歌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可以说,庐山云雾穿越古今,成为无数文人泼墨挥毫、吟诗作赋的素材,让我们在一句句千古佳句中探寻云海秘境、细品万般滋味。

庐山云雾。

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依。庐山年平均雾日约200天,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气象万千的景观演出,尤其是每年的夏秋时节,更是庐山云海云瀑出现的集中期。

这如梦似幻的神奇云雾哪儿来的呢?庐山襟江傍湖,耸峙于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地理位置较高且林密、水深,四周的江湖为其带来丰沛的水汽,在封闭的地形中不易扩散,沿着山坡缓缓抬升凝结成了云雾,飘荡于山岭、深谷中。

正如张维屏在《天池观云记》中形容庐山之云:“白如雪,软如绵,光如银,阔如海,薄如絮,厚如毡,动如烟,静如练”。庐山的云雾因较多且厚,在风的作用下,就变幻出各种不同的形态。

比如,李白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紫烟,就是由于瀑布飞泻,大量微小的水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薄薄的云雾,当云雾与阳光相遇,紫光波被散射且强度达到最大,就形成了紫色烟雾。

再如,“日出云海七颜灿,佛光绝顶伴霓虹”中的佛光也叫宝光,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奇观。当阳光从游客背后照射过来,经过云雾中的细小水滴时,原本白色的阳光被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形成独特的圈形,犹如佛光普照,据说遇见的人会有好运眷顾。

不过,云海中最具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当属瀑布云,云层在风力作用下涌成强劲的云流,放眼远眺,气势磅礴、澎湃汹涌的“瀑布水”似天幕下落,漫过山顶俯冲谷底,好不壮观。

庐山的瀑布云因山峰起伏而形态各异,有时如细流涓涓,漫过北山园门的山坳,沿公路行进,在望江亭旁形同马尾而注入幽谷;有时却如银丝缕缕,流经小天池的每一个山口,形若玉帘,抖落而下;还有时似奔腾的江河,越过大月山顶,铺天盖地,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翻江倒海般地冲进剪刀峡。还有无边无际的云海,环山而绕,绵延不断,如一大床松软的棉花被,置身其中犹如身临仙境,让人心旷神怡。

一峰千态匡庐云。庐山不仅因其云雾之久、云雾之妙、云雾之绝火爆出圈,成为网红打卡地,也因此摘得全国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等金字招牌。

庐山云海。

太虚幻境般的云雾,引得不少人不远千里到庐山共赴一场云雾之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时下,正值观赏云海的最佳时期,在哪可以一饱眼福呢?

对于初登庐山的人,庐山索道将可能会是遇见云海的第一站,在2864米的轨道运行中,腾云驾雾,眺望云海。踏入庐山景区,如果你想立于群峰之上,见云海奔涌,不妨抬起双脚,朝观云亭、含鄱口、大小天池、五老峰出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云胜景。如果你想开门见山、推门见云,可选择去景区中心街心公园,拥抱云海和难得的瀑布云。

还有如白鹿洞书院、秀峰等地附近,都能提供开阔的视野,方便游客欣赏云雾的美景。特别是在庐山瀑布景点前,游客可以看瀑布和云海共舞,享受一场视觉盛宴。

为进一步擦亮云海、云瀑等庐山云雾自然景观招牌,在庐山市举办的首届“中国云雾暨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学术研讨会,探究庐山“万千气象”之谜,加强庐山日出云雾等特色景观的预测,在景区核心位置开设风光摄影展,全力打造“中国云雾之都”。

青山不老,云雾永在。期待在这云雾缭绕的神秘风光中,寻找自然的宁静,感受神秘的风光,追溯历史的痕迹,在雄浑与柔美、壮丽与婉约的完美融合中,与浪漫撞个满怀。

(来源:当代江西)

编辑:吴晨

责编:钟千惠

审核:熊焕唐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