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出游怎么吃才更健康?

2024-10-02 11:03 阅读 30412

 国庆假期如约而至,旅游出行成为许多家庭的假期出行选择,旅途中的饮食安排也自然备受关注。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开展,大家也日益重视健康饮食这一环节,为此我们营养科为假期出行的你们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假期健康饮食总原则: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图片


1、主食要吃,尽量粗细搭配   


假期出行期间,行程原因可能导致作息打乱,进餐不规律,经常在食物选择上忽略碳水为主的主食摄入,对付吃些零食,就餐时以菜为主不吃主食。    膳食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碳水化合物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供能也快,是神经系统和心肌的主要能源,也是肌肉活动时的主要燃料,对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供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假期出行步行路程长或者爬山的游客,适当的主食摄入可以保持行程中能量供应充足,避免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一个健康成年人需保证每天主食的摄入量在250-400克。全谷类和杂豆类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50-150克、薯类50-100克,多样性的主食是膳食均衡的基础,长假期间也不应例外。


2、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出行聚餐餐桌上鸡鸭鱼肉等肉食总是少不了的,鱼、禽、蛋和畜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摄入仍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    平均每天摄入禽畜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奶类300克,大豆类20克或相当量的豆制品,就可以满足一个健康成年人一天的优质蛋白质需求。


3、多吃蔬果,且不能相互替代


 蔬菜、水果能提供丰富的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虽然二者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确实有类似之处,但营养价值各有特点,所以它们并不能互相替代。平日间包括假期,我们都应该尽量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 300g 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 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 200-350g 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水果挑选方面:重“鲜”、多“品”。挑选新鲜应季的水果,颜色鲜亮,其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味道清新;食用这样的新鲜水果对人体健康益处多。不同的水果甜度和营养素含量有所不同,可以选择搭配丰富的“水果全家桶”,少量多样多品尝。


4、零食选择合理,成分盐油糖高不选 


   出行中乘车或休憩时间,零食可以补充能量、舒缓疲劳情绪。但吃零食的量不宜多,以不影响正餐为宜,更不应该代替正餐。两餐之间可适当吃些零食,睡前 1 小时不宜吃零食。    

选择和食用零食应注意:查看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营养成分表说明每100g(或每100ml)食品提供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选择营养素密度高、低盐低油低糖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等,还可选择新鲜水果以及坚果等,谷薯类:煮玉米、全麦面包、红薯、土豆等;少选油炸或膨化食品。


5、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尽量少吃宵夜。一日三餐,两餐的间隔以 4-6 小时为宜。早餐安排在 6:30-8:30,午餐 11:30-13:30, 晚餐 18:00-20:00为宜。享受美食的同时,注意饮食有度有节,做到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


图片
图片
图片

假期健康饮食注意事项

图片



1.海鲜煮不熟含有细菌,吃海鲜一定要严格灭菌。随着人们对食品新鲜度的追求,“生腌海鲜”越来越流行,但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因此,对于不加热烹调的海鲜必须要慎重,一定要保证鱼的新鲜和卫生。


  2.吃海鲜一定要注意适量,尽量避免和水果同食。海鲜虽然味道鲜美,但过高的蛋白质含量以及相对复杂的食物成分,可能会对人体的肠胃产生一定的负担。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与水果同食,不仅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吃海鲜大餐后最好间隔2小时(因为食物在胃内排空时间为2~3小时)以上再吃水果为宜。


  3.痛风人群少吃海鲜,过敏人群禁吃海鲜。海鲜属于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具有明显的升尿酸效果,容易加重痛风症状,因此痛风人群要少吃海鲜。海鲜属于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因为海鲜所含的丰富蛋白质对人体而言为一种异性蛋白质,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敏原,若自身对于海鲜过敏,应该禁食,以免出现过敏症状。


图片


4、食品卫生不忽视,就餐点菜有技巧    应选择食品安全状况及卫生信誉度良好的餐饮场所就餐。点餐时要注意食物多样,荤素搭配;不铺张浪费,适量而止;尽量选择用蒸、炖、煮等方法烹调的菜肴,避免煎炸食品和含脂肪高的菜肴,以免摄入过多油脂;进食注意顺序,可以先吃少量主食,再吃蔬菜、肉类等;增加蔬菜摄入,肉类菜肴要适量;食量要适度。


5、奶茶饮料尽量少,饮酒助兴须适量    出行期间保证适量饮水,特备是当前气温火热,容易出汗的情况下,大量出汗后可饮用添加电解质的饮用水,避免饮水过多过快(特别是冰水,水温<10℃)。    尽量少喝奶茶等含糖量高的饮料,可选择无糖或低糖的茶饮料或苏打水等。挑选奶茶等饮品建议配料简单、不加糖,或者一天一杯,尽量少喝。如奶茶饮用过量,摄入较多碳水类小料,为避免碳水超标,当天最好减少主食、水果和甜食的摄入。    适量饮酒能兴奋精神,使人产生愉悦感。但过量饮酒,特别是长期过量饮酒会对健康带来危害,成年男性和女性每日的最大饮酒量分别不超过25克和15克(以酒精量计算)。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和特定职业等人群不适宜饮酒,正在服药和患病的人群应遵医嘱。


6、充饥食物要备好,二次加热食物要热透    旅途中可以带一些充饥的固体食物,以便饥饿时及时补充能量。卤蛋、牛肉干、豆干、洗干净的水果、果干和坚果仁、罐头八宝粥、面包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前温热天气下,食品易受微生物的侵袭,为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如有选择二次加热食物,切记科学存放,食用前加热要热透,一般来说需要将食物加热至100℃,而且要保持5分钟以上。


(来源:综合科学辟谣、健康全说等)


编辑:吴晨

责编:钟千惠

审核:杨春霞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