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防晒?看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生怎么说

2024-07-28 14:57 掌中九江 阅读 31758

过了大暑节气,浔城天气持续高温,面对强紫外线照射,市民出行时防晒必不可少。那么,市民外出时该如何做好防晒呢?紫外线对皮肤又有哪些影响?防护措施有哪些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到了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胡忠诚。 

“日光到达地球时,会产生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日光中的紫外线根据波长不同,可分为长、中、短波紫外线。”胡忠诚告诉记者,短波紫外线全部被大气臭氧层吸收,不会到达地球表面。实际上,主要对人体皮肤造成危害的是中波紫外线(UVB)、长波紫外线(UVA),会出现红斑反应、皮肤黑化、光老化、免疫功能异常和光致癌等问题。

入夏以来,我市白天气温高,紫外线较强,日晒伤处于高发时期。“近期,医院接诊了不少日晒伤的患者,多数是受到日光暴晒,出现了皮肤瘙痒、红肿、起水泡,这些患者需要通过药物进行干预。”胡忠诚建议,市民们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具体可分为:规避性防晒,每天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之间紫外线最强,这个时间段大家尽量缩短外出时间。另外,海拔较高的地方、海边、沙滩等地,紫外线强度较高,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遮挡性防晒(俗称“硬防晒”),通过遮阳伞、太阳帽、防晒衣等产品,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紫外线吸收能力就越强,防晒效果就越好。帽檐的边长最好在7.5cm以上,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

此外,防晒衣标识该如何辨别呢?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的防护性能,目前市面上,防晒衣的UPF值最高标识为50+。当UPF值>40,且UVA的透过率<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照射产品”。在防晒化妆品的选择上,胡忠诚医生介绍,阴天或树荫下的室外活动,市民可选择SPF15~25/PA+~++;直接在阳光下活动,可选择SPF25~30+/PA++~+++;高强度UV时,或春末、夏季阳光下活动时,可使用SPF50+/PA++++。如果涉及到出汗、水下工作时,应选择防水抗汗类产品。使用防晒化妆品时间一般在出门前15分钟涂抹产品,需每隔2-3小时重复涂抹。

值得注意的是,饮食当中,一些药物也会引起光过敏,像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苯海拉明、维A酸类等,食物如灰菜、茴香、苋菜、芹菜、无花果、芒果、菠萝、木瓜等。对于皮肤敏感的人,应注意避免食用以上食物和药品,如果服用尽量避免日光暴晒。“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2岁以内的婴幼儿应尽量不要使用防晒品,以防出现过敏反应。”胡忠诚建议,晒太阳可促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的吸收,孩童日光浴时间每天可分2次选择弱紫外线照射10分钟;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日光照射也应避免高强度的紫外线;孕妇白天外出时可选择打太阳伞、戴防晒帽等防晒措施,对人体皮肤进行保护。

针对近期网络流行的“火焰山祛湿”,不少网友认为可以驱散体内的湿气,这个靠谱吗?胡忠诚认为,要考虑身体是否耐受,如果自身存在光敏性反应和皮肤病的人群不宜盲目跟从。

(九江日报记者 吴金阳)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杨春霞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