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科普丨高温来袭!热到中暑怎么办?警惕“高温杀手” 热射病!

2024-07-10 16:01:28   
浏览量 31911

还未入伏就已觉热浪翻涌

江南多地刚经历“加水”

就又要“大火收汁”

加班狗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热狗

如此炎热

应如何防范“中暑”?

比“中暑”更凶险的“热射病”

你知道吗?

热射病就是中暑吗?

出现热射病症状及时降温就可以了?

不出门,就不会得热射病了吧?

1956年,由Minard.D提出,热射病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运动而发病,多发生于健康青年人、运动员和军人。劳力型热射病=热射病(重症中暑)+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发展速度快,死亡率更高,且高达80%。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曹学锋提醒大家

“并 不 只 有 暴 晒 才 会 中 暑”

热射病是一个“隐匿的凶手”

隐藏在炽热的阳光下

也隐藏在我们常识的盲区里

关于热射病的8大误区

你了解多少?

● 一旦发现身边的人出现了“热射病”的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降温,并拨打120。

●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有条件的话移到空调房间。在腋窝、头部、腹股沟大动脉明显处放置冰袋或用30%~40%酒精涂擦,同时用电扇或扇子等吹风以快速散热。

●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饮用些淡盐水。已经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梅雨季过,三伏来兮。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已经到来,“空调、Wi-Fi、西瓜”成了当代人消暑避夏的不二选择,然而在古代,没有制冷设施的加持,江南人是如何纳凉度夏的呢?来一览古人的避暑智慧。

衣物用具

衣物

江南的有钱人家奢侈一些,喜欢穿纱衣、丝绸。这一点,和《北齐校书图》《柳荫高士图》《美人消夏图》等绘画中所呈现的画面高度统一。

◎ 明 · 宋旭《仕女图》

扇子

古代没有风扇、空调,只能靠扇子纳凉,古人称之为“摇风”“凉友”。《说文解字》中这样记载:“萐,萐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是说尧舜之时用萐莆草的大叶子扇风纳凉。

◎ 明 · 文征明《长林消夏图》局部

冰鉴

冰块是夏季消暑的直接选择。早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古人就已经有了最原始的“冰箱”,用窖藏之法将冬日的冰块储藏以供夏季消暑。《诗经》与《左传》中都有冬月藏冰的记载,朝廷中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每年寒冬时凿取冰块,将其存放在“冰室”或“冰井”,等到盛夏时节再取出。

◎ 战国 · 青铜冰鉴侧视图、俯视图,国家博物馆藏

瓜果饮食

西瓜

西瓜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如今成了老百姓夏天解暑必吃的水果。古人有不少描绘西瓜消暑解渴的诗句,尤以清代纪晓岚的“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顾渚茶”最为生动传神。

避暑

原地不动:筑凉屋

凉屋是古人度夏消暑所建造的,其一般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水流沿着屋檐往下淌,将水中的凉气缓缓送入屋中。唐朝诗人张仲素在《杂曲歌辞·宫中乐》中写道:“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该诗词说的就是建造的凉屋避暑之法。

◎ 明 · 仇英《梧竹书堂图》

游玩山水避暑

古人爱玩,尤其是在自然的山水中嬉戏。夏季的山林,树茂林密,风清气爽,自然也是古人纳凉的好去处。唐代诗人高骈的一首《山亭夏日》,则记录了山中消夏图景:“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清 · 冷枚《避暑山庄图》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