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致敬长江·江洲采风行)春意江洲

2024-04-01 19:06:00   掌中九江
浏览量 29001

春意江洲

■ 砚无税

“金花开,银花开,四方客人过江来”,在热腾欢喧的琴声鼓韵中,袅袅思绪如歌,岁月时光流转,在浓郁的春意中,朵朵明亮的乡村记忆在俯仰之间放大。

我的家乡江洲,古称“桑落洲”,四面环水,面积69平方公里,是长江第三大岛屿。我曾用“棉花白,菜油香,积余庆,四时张”十二个字讲述我的故土我的家园。据说,田园诗祖陶渊明初仕江州,受刺史王凝之委派到桑落洲指导农耕生产,题作劝农诗,“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成为中国农耕文化的精辟论道。至今,我无从追溯桑落洲的确凿历史,只从史料片段中了解到,两晋时,这方水土就成为兵家必争,最著名的战役是刘裕、刘毅与桓玄的桑落洲之战,一战定乾坤,江山复其主。还记得晚唐诗人胡玢的一首《桑落》诗:“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江沙涨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透过诗句,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地缘优势和人文历史交织的繁盛图景。

明净秀丽的江洲,是花事妖娆、鱼草肥美的田园之乡。

在我少年记忆中,每逢周末、节庆日,一拨又一拨城里人,从炼油厂乘船过江,轻盈骑行,在一路鸟语花香中,到江洲各个村落转悠,寻觅到一处处幽静水塘,架杆甩钩,尽情享受垂钓之乐。

三月春意正浓,农家各自在菜园里忙乎起来,各种时令蔬菜准确踏着季节的步伐依次上市。操着各种口音的商贩纷至沓来,把货车径直开到农户门前,采购一筐又一筐绿叶茵茵的新鲜蔬菜。农家向来热忱,招徕商贩留下吃饭。临走,还不忘捎点干菜让商贩带走。绿色田园,养育了农村人,也滋润着城里人。

水隔世外的江洲,是诚实善本、守望归来的仁厚之乡。

一江春水,四时吉利。计划经济时代,各种行头的手艺人,吆喝着走村串户,四处游业,挑货担,打米花,弹棉絮,玩杂耍,磨剪戗刀,鼓书艺人的到来,填满了农人生活的闲暇,拓展了农人的视野,整合人力、信息、资源,开展合作联营,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棉区是富裕之地,自然羡煞不少外乡人。江洲门户开放,民风淳朴,仁厚之地吸纳着一批又一批外乡人的融入,要么以从业为由来江洲落户,要么把女儿许给江洲儿郎,更有甘愿来江洲做上门女婿的。在我的记忆中,一个叫“二章”的安徽青年,学木匠出身,三年出师,手艺精良,且人长得甚是英俊,到城里营生活计不成问题,却不顾家人强烈反对,娶了江洲女儿并在洲头村安家落户。至今,还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我一踏上江洲这片土地,心情就特别激动,江洲人好,地方好,生活也好,像是世外桃源。

孝慈友悌的江洲,是劳动为荣、俭德持家的耕读之乡。

每每感怀于“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江州义门家风,虽此江州非我江洲,然读书著文、立身成名之文风在我的故乡同样盛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路英才如春花耀眼,开遍烂漫原野。说起江洲文化名家,曾任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的高级记者张选国先生,以江洲为第二故乡曾任江西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的陈世旭先生,著有《红楼梦写作技巧》的国际文化名家墨人先生,曾任《清明》文学杂志主编的作家段儒东先生,曾任九江日报社社长的邓世南先生等,皆有人生美谈。说起名师雅士,现任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加文先生,九江七中原校长周沈生先生,江洲中学的李继白先生、黄松木先生,还有段德林博士、王胜桥博士等,皆有骄人业绩。说起江洲英烈,自辛亥革命以来,震古烁今的先烈有杨九如、王大共、徐玉书、余启才、徐宗宪、王家维、石孝友、左自文等。耕读传世,学风绵延,真可谓“小小一江洲,四周水抱流。英才代代出,业绩播千秋”。

色彩缤纷的江洲,是各美其美、精彩纷呈的文艺之乡。

在我的少年时代,最美好的文化体验之一是与小伙伴们一起涉水到园林场看黄梅戏。历经岁月沧桑,江洲黄梅戏剧团至今形散而神不散,各路演员如沐春风,依旧活跃在各地舞台,带给国人美好的戏曲文化体验。行伍出身的张孟常,曾司琴江洲黄梅戏剧团,剧团解散后,他重操旧业,自行组建一支队伍,注册成立濂溪区黄梅戏剧团,搭台演戏,精气神不减当年。

1998年江洲决堤,许多乡民搬迁到对岸的新港镇安家,原先的民间乐队经过整合,呼应时代,尽情抒怀春意乐章。每逢红白喜事、升学乔迁、开业盛典,开天辟地的威风锣鼓敲响在长江两岸,乡土特色的锣声鼓韵一次次敲起,唤起多少乡民的乡愁记忆。鸡鸣赣鄂皖三省的江洲,讲究礼仪,民俗繁多,其中婚庆贺喜的“撒帐”尤其值得一提,“撒帐撒牙床,牙床四四方,牙床本是鲁班造,造得牙床入洞房”。在一把把米花泼洒中,在一呼一应的形象祝词里,一对新人携手步入洞房,将喜庆活动推向高潮。

自2020年起,一年一度的江洲油菜花文化节,吸引四方游客前来赏花观景,尽情体验活力四射的田野文化。一眼望不到边的万亩沙滩,游人如织,四处是景,独创匠心的民间艺人契合活动宣传造势,在沙滩上塑造一尊尊栩栩如生、主题鲜明的艺术沙雕,令人回味无穷。沙雕、针绣、工艺、歌舞、戏曲,色彩斑斓的民间艺术,提振了江洲乡民的文化自信,一江春水在经久不息的浪潮中被激活。

走进江洲,走进春天。春天,是一拎花黄,春意,是一架彩虹。作别故土,渡船在江心穿行,思绪如片片云锦,“零碳生态岛,九江后花园”的字眼如春意盈怀,端详着一朵油菜花,我深情回望故土家园。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