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九江丨甘棠春变一湖酒

2024-03-22 15:18 浔阳晚报 阅读 28857

甘棠春变一湖酒

□ 沈明明

  “春酒一变甘棠湖”,是苏轼写下的一句诗。他对九江甘棠湖的眷恋,大致绕不开那个“酒”字。在苏轼的精神世界里,酒,占据着无以取代的崇高位置,酒与美好,与幸福,与自由等等,相互贯通,水乳相融。在他心中,甘棠湖,那泓清水,便是甘醴,便是春酒。

  这句好诗,我得借来引用。一字没变,只是调整了文字次序,于是,成就了这篇小文的标题:甘棠春变一湖酒!

  流连甘棠湖畔,未曾饮酒,便也醉了。“九江”,按照赣方言发音,便是“酒缸”。“酒缸”里的甘棠湖水,恰似一湖纯酿,荡漾心头,不饮自醉。

  醉了的感觉如何?借酒驾司机的话说,便是,“酒后开车,眼前一亮,道路明显宽了许多”,是不是?走近甘棠湖,也会“眼前一亮”,色彩硬是格外分明了起来。湛蓝天空,更蓝了;荫绿杨柳,更绿了;透明湖水,本没有自己的色彩,因为映照天空的蓝,杨柳的绿,便婀娜多情地以身相许,献给了天空的蓝,树木的绿。微风起,明亮如镜的色彩,或是支离为靓丽的碎片,或是翻滚成彩色的波浪。

  此情此景,让人恋爱珍惜生活,惹人生出相守相依的心结。难怪江州司马白居易晚年沉浸江南往事,发出了那等直白心悸的声音,“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不是醉了,又是如何?恋爱过江南的,别后无不心生悔恨:醉就醉了不,为何还得醒来?魂牵梦绕,梦里家园,最是多情,也最是无情。白司马的心境,终被苏轼无意点破:“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其实,苏轼也是那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情圣。因为多情,这位情圣赢得无数粉丝,年龄小他近一百年的张孝祥便是粉丝之一,“滟滟湖光绿一围。修林断处白鸥飞。天机云锦蘸空飞。乞我百弓真可老,为公一饮醉忘归。扁舟日日弄晴晖。”(张孝祥·浣溪沙·烟水亭蔡定夫置酒)在甘棠湖中烟水亭喝酒,可以“一饮醉忘归”,其实,这算不得什么,喝高了的很多不愿回家,这是酒后“新常态”,豪饮者难免都有这样的往事。只是“扁舟日日弄晴晖”,这样持之以恒保有的“新常态”,方算得是“酒中酒霸”,十分了得。回头一想,若是“置酒”不在甘棠湖中烟水亭,如何能“日日晴晖”呢?醉人的,一半是酒,另一半呢,该是这里的“滟滟湖光”吧。

  看得出,粉丝张既爱美酒,也爱苏轼,还爱甘棠湖。

  “甘棠春变一湖酒”,让甘棠湖浸满酒意的达官文士,名单可以列得很长。而今,甘棠湖烟水亭内,留得历代楹联无数,便是见证。

  “恰好亭台驻烟月;可无觞咏对湖山”,“觞咏”,饮酒吟诗,古今文士的标杆姿态,飘逸洒脱,风月无边。只是如无亭台烟月,如无俊丽湖山,觞咏,便失去了扮靓的舞台,成了真的“殇咏”。此联作者是谁,已不可详考,亦无需详考。当年其泛舟月影湖水,或是凭栏亭台,举杯浅酌,幽情缠绵,低声吟唱,画面依然是栩栩如生。飘荡的酒气,依稀可闻。

  九江媒体达人蔡若虹,当然更是熟悉甘棠碧水的酒味,新旧两重天,“万户红旗”的甘棠酿酒,不仅醉人,而且“醉倒两行翠柳,一脉青峰”:“柴桑几度沧桑,看血雨浇春,迎来万户红旗,千山碧树;五老依然不老,笑甘棠酿酒,醉倒两行翠柳,一脉青峰。”千山碧树,一脉青峰,天生地长,本无醉意,只因甘棠酿酒,香溢四方,匡庐山岳,叠翠峰峦,才酣畅迷醉。山水辉映,何处能寻见如此美妙奢华的山水联姻?

  还是位九江名流,清末进士,京师大学堂监督刘廷琛,意气非凡,未酌先醉,醉后心境空灵无物:“万态幻云烟,只有溯游鸥自在;孤怀笑山水,几回清浅鹤归来。”沉醉的心态,不是寂寞,而是孤独。孤独,是喧嚣嘈杂的扬弃和超越,徜徉漫步在安静如许空旷无边的无人之境,没有桎梏,没有羁绊,甚至没有时间的流变,剩下的意象只有“鸥自在”“鹤归来”的简约。

  如果站在高处,更是一处远景画面:“一水抱城南,烟霭有无,归舟渔唱苍茫里;双峰插天际,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还是本土人士张希之,将明代杨慎题昆明西山华亭寺联,移植甘棠,贴切无缝,恰到好处。背景响起的音乐,应是“春江花月夜”。九江本土生出的名曲“春江花月夜”,曲名五个字,本是五处景,巧合一处,缘在甘棠。如倾如诉,如吟如唱,如醉如痴,如梦如幻的旋律,唤醒了人们灵魂深里的另一重世界。这种醒,其实就是醉;如是醉,该真了悟,月夜春花,碧波披银,“倚栏人在画图中”……

  “才识庐山真面目;且将湖水洗心头。”晚清德化(九江)县令罗广煦的这副联,言简意赅,却意蕴深远。读罢,顿觉其中暗含诸多人生疑惑,譬如,如何识得庐山真面目?庐山真有众眼共识的真面目吗?庐山真面目的难见,是眼睛不干净,还是心灵不干净?湖水洗心,该洗去什么?

  “世道可凭乎,什么达官,什么名卿,又什么才子仙姝,极目古今愁,云散风流,都付春婆一梦;人生行乐耳,有此夕阳,有此芳草,更有此湖光山色,放怀天地阔,高歌长啸,何妨浊酒三杯。”

  作者石尊信何许人,不得而知,他的这副联,倒似在通俗明白地回答上述那些令人纠结的人生难题。

  原来,但须甘棠湖畔“浊酒三杯”,熙熙攘攘,功名利禄,便于我如浮云。言明意朗,十分洒脱。眼前为之一亮:原来,识得庐山面目之真,不在庐山何时能去了云雾遮盖,而在如何能清洗观者的心灵淤堵,功夫只在“且将湖水洗心头”!

  “浊酒三杯”,小看了甘棠胸怀酒量;饮尽春酒一湖,却不为凡人酒力所胜;惟愿泛舟一湖春酒,悠然荡漾,看醉美杨柳,醉美月色,醉美浪花,醉美叠翠峰峦……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