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庐山诗话)王贞白与庐山

2024-01-22 19:07: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8678

王贞白与庐山

■ 滑红彬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常常用来告诫人们珍惜时光的谚语流传很广,甚至全国小学生都能背诵出来。可是,你知道吗?它竟然与白鹿洞书院有着不解之缘。

话说唐代末年,有一位读书人叫王贞白,字有道,江西上饶人。他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再加上刻苦勤奋,博览群书,能写出很好的诗歌。

当时藩镇跋扈专横,中原一带经常出现各种动乱,民不聊生,而远离政治中心的庐山成为避乱者、隐居者的福地,聚集了很多有才华的诗人。自从江州刺史李渤在旧隐地白鹿洞创建台榭,种植花木以来,这个背山面水的好地方就成为学子荟萃的地方。希望更上层楼的王贞白就在此隐居读书,与诸位师友切磋唱和。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王贞白欣然赋诗两首。

白鹿洞

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其二

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

眼前物物皆佳兴,并作吟窝一味清。

特别是第一首诗,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光阴的宝贵,将金色的阳光与贵重的金子作对比,鲜活贴切,富有创造力,难怪能够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流传不衰。在这首诗的后两句中,王贞白说自己读书进入佳境,思接古人,正在与周公和孔子探讨学问,却被一位“道人”拉回现实。那么,这个道人是谁呢?道人原指道德极高的人,后来指称道教徒和佛教徒,在这里应当是指佛教徒。王贞白擅长作诗,与他交往的人也都是能诗之辈,而庐山正是诗僧集中的地方。当时庐山有好几位大名鼎鼎的诗僧,如贯休、齐己、处默、修睦等人,其中明确记载与王贞白有交往的是贯休。考察贯休的生平,他在中和年间(881-885)一直在庐山。根据《灵溪王氏宗谱》和《岔路头丰溪南城王氏宗谱》的记载,王贞白生于大中戊寅年(858),到中和年间大约是二十多岁,正是读书有得、诗艺进步的时候。因此推测,王贞白是在中和年间(881-885)到庐山白鹿洞隐居读书的,其间与诗僧贯休交游,学习作诗。

根据《唐诗纪事》卷六十七记载,王贞白写过一首《御沟》诗,是他最满意的作品,自认为冠绝众诗,完美无瑕,就抄录一份送给贯休禅师欣赏。诗中写道:“一派御沟水,绿槐相荫清。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鸟道来虽险,龙池到自平。朝宗心本切,愿向急流倾。”

贯休仔细吟诵,感到这首诗富于比兴,意蕴隽永,写得很有情致,不禁赞叹道:“果然是好诗!”然后话锋一转,接着说:“可惜有一个字不够妥帖。”王贞白正自信地等待贯休的赞誉,不料竟然听到批评的声音,一时间难以接受,不由得情绪激动,拂袖而去。看着王贞白的背影,贯休微微笑道:“此人才思敏捷。”随即用毛笔在手掌写了一个字,便静静地等待着。不一会儿,王贞白又匆匆折返回来,兴奋地说道:“‘此中涵帝泽’,如何!”只见贯休举起手来,手掌中正是一个大大的“中”字。二人不禁相视大笑,贯休也被称为王贞白的“一字之师”。

除了《白鹿洞》,王贞白现存诗歌中还有多首诗歌涉及庐山。例如《庐山》: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夏岭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诗风清润典雅,意境悠远。特别是“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一句,刻画细致,对仗工稳。又如《书陶潜醉石》:

片石陶真性,非为麹蘖昏。

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

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

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

醉石位于庐山南麓,相传陶渊明常常在酒醉之后仰卧这块大石上,听流水淙淙,看白云卷舒。这首诗借描述醉石来歌颂陶渊明高洁的情操,同时也反映出王贞白洁身自爱的品格。

从这几首诗能够看出来,经过在白鹿洞隐居读书的洗礼,王贞白已经是诗艺精湛,学有所得了,于是便奔赴京师参加科举考试。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崔凝主持科举考试,共录取进士二十五人,王贞白名列其中。在唐代,进士科录取人数极少,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说五十岁能够考中进士都属于年轻有为,可见科举之路的艰难。王贞白写诗道:“二十五家齐拔宅,人间已写上升名。”字句之间,志得意满,十分自豪。

然而崔凝作为河东望族,在主持科举考试的时候偏袒世家子弟,录取了多名不学无术的富二代、官二代,压制出身贫寒的士子。放榜之日,众人议论纷纷,落榜者更是愤愤不平,引起舆论风波。唐昭宗不得不下诏,对二十五名新科进士重新覆试,结果是包括王贞白在内的十五人考试合格,授予进士出身,其余十人落榜。

王贞白两次考中进士,蟾宫得桂,名声大振。裴说《见王贞白》说:“共贺登科后,明宣入紫宸。又看重试榜,还见苦吟人。此得名浑别,归来话亦新。分明一枝桂,堪动楚江滨。”贯休也有《送王贞白重试东归》诗。喜讯传到王贞白的故乡,当地郡守为了庆祝此事,将王贞白所居之坊改名为“进贤坊”,并且减少其户税,以示表彰前贤、激励来者。

天复元年(901),韩全诲、李继筠等人将唐昭宗胁迫至凤翔,朝廷被跋扈的藩镇所控制。王贞白见天下无道,遂在校书郎任上辞官归乡,埋头著述,从此不复出仕。回到故乡之后,王贞白一边整理自己的数百首诗作,编纂成《灵溪集》,一边隐居讲学,传道授业。《嘉靖永丰县志》称赞他“隐居教授,以道学自任。其论有典则,动止合准绳,士风因之丕变,四方学者多宗师之”,可见他为地方文化进步和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辞官归隐的岁月里,王贞白再次来到庐山,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在《送芮尊师》诗中说:“他年控鲤升天去,庐岳逋民愿从行。”称自己是“庐岳逋民”,愿意追随芮尊师参悟大道,飞升九天,离开混乱的尘世。不过,这只是他的桃源梦而已。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