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
全球朱鹮种群数量达到1.1万只
从孤羽7只到万鹮翱翔
朱鹮保护何以成为拯救濒危物种的典范?
往下看,一起了解↓
42年不懈努力
从“孤羽7只”到“万鹮翱翔”
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称为“东方宝石”“吉祥之鸟”
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
我国更是朱鹮最主要的历史分布地
然而,受生存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朱鹮种群数量在上个世纪急剧下降
就在人们认为野生朱鹮已经灭绝的时候
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山林中
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
拯救朱鹮的行动就此展开
1981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首次发现陕西洋县朱鹮
随后成立了中国首个朱鹮保护站“秦岭一号”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局原副局长路宝忠介绍
1990年开始,陕西启动了朱鹮拯救工程
加强野外朱鹮种群的保护
面临并解决了朱鹮的天敌防护、
栖息地环境改善、人工饲养繁育、
农户承包保护责任制等问题
如今,洋县已经建成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拥有世界最大数量的野生朱鹮种群
全球朱鹮的种源也由此输出
从内陆走向沿海
“陕西籍”朱鹮实现历史性跨越!
“就地保护”“人工繁育”“异地放飞”
是朱鹮保护的重要经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陕西籍”朱鹮
不仅实现了
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的历史性跨越
分布地也实现了从内陆走向沿海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朱鹮分布空间拓展
黄河三角洲曾是朱鹮重要的栖息地
后因生态环境变迁朱鹮逐渐绝迹
2022年12月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商定
引入朱鹮种源
在黄河口湿地开展野化放归科学研究
工作人员建立朱鹮的野化适应笼
里边设置了盐沼、芦苇、灌木等
模拟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
一年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引入的30只朱鹮
一部分已逐渐适应当地的生活
工作人员尝试形成或恢复
朱鹮的候鸟迁徙习性
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
朱鹮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
内陆→沿海
浙江德清成我国第三大朱鹮种群
近年来,浙江也不断推动
朱鹮中国南方种群的重建
自2008年从陕西引进5对朱鹮以来
浙江德清的朱鹮种群已增长至761只
成为我国第三大朱鹮种群
今年3月,下渚湖朱鹮繁育研究基地
在朱鹮种群中优选了25对朱鹮进行人工繁育
4月成功孵化出了32只朱鹮宝宝
目前,德清朱鹮种群已成功在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钱江源国家公园、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进行异地放归
朱鹮活动半径在不断扩大
这也是野外慢慢建立种群的积极信号
朱鹮走出国门
在日韩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朱鹮的成功保护是
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生动案例
不仅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树立了榜样
而且还成为拉近不同国家间友谊的纽带
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
将10多只朱鹮赠与日本和韩国
中国赠韩的4只朱鹮
已繁育到500多只
朱鹮曾经是很多韩国童谣的主题
也是韩国人从小就熟知的珍稀鸟类
但是,这个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
却在韩国绝迹近30年
直到2008年,中国将一对朱鹮赠送给韩国
才让这种只在照片和画作中存在的珍禽
重新在韩国出现
2008年以来
中国先后为韩国提供了4只朱鹮
经过十多年的人工繁育和保护
目前已从4只繁育到了500多只
“吉祥之鸟”
凝聚中日友好之情
在日本,朱鹮保护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1998年,中日两国之间正式签署协议
开展朱鹮保护合作
经过20多年的保护和繁殖
目前,日本共有超过600只朱鹮
中日两国之间在朱鹮保护方面的合作
也成为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案例
从当年的孤羽七只
到如今的种群破万
朱鹮保护者们足足走过了42年
为他们点赞!
(来源:CCTV-1《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