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来源:腾讯医典
婴幼儿和儿童,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
多为2~10天,平均3~5天。
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患者的疱疹液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玩具、衣物、日常用品等。
2.消化道传播:通过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
3.呼吸道传播:患者打喷嚏、咳嗽时,通过飞沫传播。
发热
首先出现的症状多数是发热,经常还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咽喉痛。(但也有少部分患病的孩子不出现发热症状)
皮疹
发病1-2天后在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绿豆大小的疱疹,水泡之间互不相连。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会在两个以上的部位出现疱疹。
如果是口腔出现疱疹,患儿常因为疼痛而拒食。
手足口病分期、分型:
手足口病的普通型,绝大多数在此期痊愈。
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可痊愈。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识别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可在三期的基础上迅速进入该期
手足口病重症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一般在1周内痊愈
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积神经系统,病死率高。
1、水痘
2、丘疹性荨麻疹
3、疱疹性咽炎
4、幼儿急疹
勤洗手
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或者外出回家后都要洗手。
勤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三次开窗通风,每次至少半小时。
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勤消毒
勤晒衣被。
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和其他物品。
勤观察
留意宝宝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有,要尽早就医。
打疫苗
6 个月到 5 岁的孩子,都能接种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EV71 灭活疫苗。
这个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 EV71 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在我国,大约 93% 以上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是由于这一型病毒导致的。
而且孩子越小,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概率越大。
EV71 灭活疫苗属于国家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所以可以根据自身意愿接种疫苗。
(来源:九江疾控)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