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尚“老花”,长这样儿→

2023-11-07 19:29 阅读 29116

说起各种名牌的“老花”

你脑海中会闪过什么图案?

它们可能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

而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块织锦上

也有“老花”,很老,一千多年

一起了解

❀唐立狮宝花纹锦 ❀

01

❀ 陵阳公样 ❀

唐朝的时尚“老花”

是的,它的确老了

老到断成了一条一条的

但当这片织锦逐渐拼凑起来

你会发现它也曾光彩华美

△唐立狮宝花纹锦图案复原。花的造型总体如牡丹,但其中的花蕾又如石榴;花团锦簇中,是一只站立的狮子。

圆形的花环中,站立着一只狮子

这样就套上了一个“公式”

外围圆环+中心图案=团窠(kē)纹样

团,就是圆;窠,就是鸟兽的窝。(这样看来,这只狮子的窝也怪华丽的)

这就是创自唐代初期的陵阳公样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团窠图案

因它的发明人陵阳公窦师纶而得名

△类似的图案在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的方形花砖(右)上也有发现。(图片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唐团窠对兽纹夹联珠对鸟纹半臂,成都博物馆藏。点击图片,了解唐朝小姐姐的百搭单品↑↑↑

陵阳公样吸收了自西域传入的

联珠团窠纹样特点

将外面一圈的联珠

换成了中国审美的花卉

中间则是凤鸟、狮子等动物图案

△唐团窠联珠对狮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此件织锦采用的辽式斜纹纬锦组织

大约从晚唐开始出现

其纹样已带有自由的写实风格

应是陵阳公样

在唐代晚期流行的典型代表之一

02

❀ 从联珠到花卉 ❀

见证丝绸之路文化互鉴

最早陪衬动物纹样的珠子

源头在当时的波斯等地

这种颇具异域风情的图案

随中西方交流的大动脉丝绸之路

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点击图片,回望2100年前的凿空之旅

北朝时,流行于波斯的联珠团窠纹样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到了隋朝

波斯织物很快便在中国流行起来

时至唐朝,“设计师”窦师纶

因功获封陵阳郡开国公

之后在负责制造舆服器械期间

创制出了闻名后世的“陵阳公样”

除此之外

一种完全由花卉组成

没有动物纹样的团窠宝花纹

也发展了出来

△唐锦袖花卉纹绫袍(局部放大及图样复原),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从丝绸的出口,到波斯织品的舶来

从联珠的简约之美,到花卉的繁华之美

这样的变化融合

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

不同文明的相互奔赴

03

❀ “我从西域来” ❀

狮子并非本土物种

立狮宝花纹锦上的狮子

身体健硕,肌肉发达

画风是个“写实派”

然而下面这件织锦中

同样是狮子形象

却是翘着尾巴

吐着舌头,略显呆萌

——这,怕不是“狮子狗”吧(开玩笑的)

△南北朝莲花狮象纹锦(局部),左侧为狮子造型,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狮子不是中国本土物种

汉代,狮子从西域进贡而来

——对,还是丝绸之路

人们对狮子造型的认识

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

纺织品上出现狮子造型

则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据专家介绍

当时不少设计师可能都没见过狮子

只能根据狗或者其他动物

想象狮子的样子

难免与真狮子有所出入

“你找我?你有事儿?”

到了唐代

人们对它则有了更多认识

让狮子与其他祥瑞一起走进百花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