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摇篮赣州行】推动非遗保护传承 江西赣州擦亮“客家摇篮”文化名片

2023-10-28 15:32:22   
浏览量 28559

 中国青年网赣州10月27日电(记者 邓洪海 宋莉)给客家围屋“上保险”、赣南采茶戏“舞动”校园、会昌藤器多元创意深受欢迎、提线木偶戏百年传承……“客家摇篮”赣州,非遗资源蕴藏丰厚,客家文化璀璨夺目。

目前,赣州市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7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24项。舌尖上的非遗、艺术里的非遗、工艺上的非遗……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赣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强保护 守好非遗“厚家底”

 2013年,原文化部批准设立赣州市全域范围为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批准实施。

 近年来,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建设目标,赣州市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月26日,赣州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

  岗上围屋群。龙南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客家围屋多建于明清年代,因围屋建筑属性特点,长期处于受潮、鼠咬、虫蛀、鸟啄、渗漏等状态,围屋的稳固性、安全性、完整性受到破坏,抵御自然灾害及火灾风险较弱,且存在围屋倒塌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风险。

为解决这些难题,“中国围屋之乡”龙南与人保财险赣州市分公司签订全省首单客家围屋保险协议,为60处客家围屋文物保护单位提供1.93亿元风险保障,通过建立客家围屋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文物保护+游客保障”的保险模式,加强对文物古迹和游客的保护。

筹资近5亿对赣南客家围屋及依存环境进行修复、投资9800万元建设福寿沟保护与传承项目——福寿沟博物馆、投资2.67亿修复魏家大院打造成“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

赣州市通过出台《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文件,不断推动实验区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成立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与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两个机构,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将实验区建设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市本级每年专项资金600万元,各县(市、区)每年专项资金不低于20万元,实现人力物力全面保障。

  注重传承 培养更多“守艺人”

近日,走进位于赣州市石城县屏山镇的石城砚制作基地,一阵阵清脆的敲击声传来,循声找去,只见一人神情专注,右手持锤子,左手拿凿子,在一块石料上精心雕刻着。这人便是江小坤——国家级非遗项目石城砚制作技艺传承人。

因自幼受父亲石城砚制作技艺的熏陶,且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浓厚兴趣,1999年,江小坤开始系统学习传统雕刻技艺,专业从事石城砚研究开发与制作。锯石、选料、设计、雕刻……江小坤全身心投入每一个作品,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江小坤在石料上雕刻。张欣苑 摄

“石城砚今天的成果是几代人共同努力才换来的,作为年轻一代,不仅要掌握好这门手艺,还要把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石城砚走遍全国、走向世界。”这是江小坤最大的愿望,也是石城县大力推动的重点项目之一。

在赣州,像江小坤一样不断打磨技艺水平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100人、市级309人、县级1147人。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让非遗传承和保护接续不断,并将一项项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为让非遗传承更有活力,赣州市依靠利用民间节日和民间信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民俗节庆活动。同时依托政府主体和民间支持,建设市县两级非遗馆、专题馆24个,非遗项目传习所(点)219个,市级以上非遗工坊31家。通过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以“点”带“线”,带动客家古文、东河戏、提线木偶戏等赣南古老戏曲剧种的传承和推广,石城灯会、茶篮灯、唱船、赖公庙会等深受市民喜爱的民间民俗活动走向市场、走入群众,宁都鼓子曲、横江重纸、挑积、客家版画等原本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绝学重新发扬光大。越来越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接触、认知和感受到这些传统民间习俗和艺术的无穷魅力,并自发学习和传承。

  融合创新 焕发非遗“新活力”

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茶篮灯戏”,发源于赣州市安远县九龙嶂,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将歌、舞、戏融为一体,其表演风格风趣、幽默、诙谐,呈现赣南客家人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客属乡亲的喜爱。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非遗保护,要守正更要创新。近年来,赣州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将振兴采茶戏与文艺精品创作结合起来,让赣南采茶戏在传承创新中演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着力打造彰显赣州影响的戏曲文化品牌。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就是其中的生动例子。

  安远采茶戏表演。张欣苑 摄

相较于传统戏曲,该剧在内容呈现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诸多创新,既保留了赣南采茶戏传统的矮子步、扇子花、单水袖等原生态艺术特征,又融合运用了皮影道具,用皮影道具外化为可爱的骡子形象,再结合人的形体和身段实现人偶同台演绎,丰富了赣南采茶戏的表现力,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据悉,秉承着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赣州市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非遗与产业、节会、旅游等相融合,不断增强非遗传承传播活力,释放非遗消费潜力,让非遗回归生活,实现非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赣州市持续推进非遗进景区活动,通过设立文创旗舰店,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变成“伴手礼”在展示馆售卖,并通过互联网络销往全国,近年来融入非遗元素的旅游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达400余万元。以全南雅溪古村、龙南关西村、于都寒信村等非遗小镇为主体,以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其中,崇义县凭借崇义南酸枣糕制作技艺,将其打造成为年产量8000余吨、年产值3亿元、年利税400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3500万元的富民好产业。此外,依托大型节会,举办非遗购物展示展销系列活动,设立赣南民间工艺产品展销区,大力推行非遗生产性保护工程。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