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散文苑)庐山听风雨

2023-10-17 19:11:00   
浏览量 28982


■八点水人

当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在一爿小店正准备享用晚餐时,外面忽然刮起了风。不一会儿,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一时间不知从哪里生起了团团浓雾,很快将整个路面笼罩,放眼望去,街上的能见度只有二三十米,二三十米开外形成了壮观的云海,置身其中,仿佛有一种处在天宫的感觉。随着小雨逐渐变大,浓雾慢慢消散,路上的行人脚步匆匆,纷纷躲在屋檐底下避雨……牯岭街上冷清了许多,只有街边的各式小店里的灯火依然明亮闪烁。庐山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我们吃完饭后,雨停了,这时街上又重新恢复了下雨前的热闹。

到了深夜,骤雨停歇几个小时后,未曾想到一阵狂风暴雨又突然袭来,雨点拍窗、狂风呜咽、电闪雷鸣,宛如台风过境。我躺在床上蜷缩着身子,不敢乱动,生怕被闪电击中,因为相对平地,我们居住在山顶的民宿离天是那么近,每一阵雷声炸响的声音要比山下大多了。我半晌没有入睡,静静地在床上卧听外面的风雨,与平地不同,山中的风大、雨大、雷声大,风雨交加的庐山之夜真是令人提心吊胆。

第二天早上,终于放晴,在朝霞的映照下,被大雨洗过的绿树愈加葱郁青翠,灰墙红瓦的建筑也更加鲜亮。正当我们准备出门之际,天空又来了一个变脸,太阳很快被乌云遮蔽,雨再次从天而降。庐山的风雨真是说来就来,令人猝不及防。尽管天公不作美,我们的行程稍微受到影响,但说起这庐山的风雨,倒也并不那么令人生厌,毋宁说还有几分喜欢的理由。

庐山以凉爽闻名天下,每年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内外游客上庐山纳凉避暑,据说“牯岭”就来自于英文“cooling(凉爽)”。庐山的凉爽除了海拔高以外,不难推测出这些风雨也功不可没,它们共同成就了庐山作为避暑胜地的金字招牌。我们从7月7日至9日在庐山的这段时间里,没有吹过风扇,没有开过空调,这样的舒适凉爽,离不开风雨的恩赐。试想一下,倘若没有风雨的偶尔洗礼,庐山上面估计也会热得够呛。

庐山的风雨不仅给了游客们凉爽的体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风雨一旦下了山,自然给鄱阳湖平原上的万顷良田送去了沛雨甘霖。庐山属于“飞来峰”,但是面积却很大,有302平方公里,山脚被一望无垠的鄱阳湖和平原环抱。正是有了庐山的与天相接,常有雨水惠泽的缘故,形成了自古有着“鱼米之乡”美称的鄱阳湖平原,这里的人们靠着天时地利,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庐山上的风雨还浸润了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脉,庐山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在司马迁笔下,庐山甫为匡庐天下秀的名山;庐山的风雨飘落在山涧里,成就了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景;庐山的风雨和高海拔共同营造出低温环境,使白居易在农历四月仍然得见盛开的桃花;庐山上时常风雨如晦,是否也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缘由呢?“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在唐伯虎眼里,似乎对庐山的风雨更加有所钟爱……山麓结庐,晴耕雨读,陶渊明、周敦颐等文坛大咖在此归隐终老;国学大师陈寅恪夫妇也长眠于庐山;白鹿洞书院的读书声、东林寺的诵经声,连同庐山的风雨声一起,在中国文化的殿堂里久久回荡。

从近代开始,庐山上的风雨和政治风向有了关联。1932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开会亲自部署“围剿”;1937年6月和7月,周恩来两次上庐山与国民党谈判,促使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宣言和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46年7月至9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曾八上庐山,调停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内战的协议;1959年7月召开的庐山会议上风云突变,“反左”变成了“反右”……庐山的“风雨”一段时期成为国内政局的晴雨表,庐山成了一座政治名山。

那天,我们游览完三叠泉后,已经筋疲力尽,之后一起来到了庐山会议旧址,原本想随便参观下回民宿好好休息,结果年迈的父母却兴趣盎然,在庐山会议旧址停留的时间远远超过了预期。他们端详着会议旧址里面摆放的照片、桌椅、茶杯等,时而问起彭德怀的后代,问起毛主席、周总理的往事,从旧址出来还特意叫我给他们与毛主席像合影拍照,先前的劳累被兴奋所代替。对此,我当时觉得挺纳闷,后来慢慢明白了,原来我在历史课本中读过的庐山会议和父母眼里的庐山会议,有可能不是一回事。因为他们就生活在那个年代,自身的经历确确实实与庐山的“风雨”多少有些关系,而我们后辈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感受。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的名字在父母的心中的分量,重如庐山,令人敬仰。如今,来到伟人待过的地方,看见伟人使用过的件件物品,他们一定思绪万千、深有感慨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的风景是多元的,欣赏的角度各不相同,因而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我多次去过庐山,因人、因事、因时不同,每次去的感受都不太一样,这一次陪同父母去庐山,与风雨不期而遇,因此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登临庐山,在庐山上见闻风雨,感受现实、历史、文学里的庐山风雨的各种姿态,虽变幻莫测而又各具特色,一同构成了这次庐山行的难忘回忆。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