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传砚图的故事

2023-10-08 10:16:09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8878


传砚图的故事

■ 胡迎建

中国的文房四宝——纸笔墨砚,相较而言,传之最为久远的则为砚,乃因其石材而不毁。名砚之质,如玉之温润;名砚之形,乃工艺之讲求。镌刻文字于其间,则可考证年代、使用之主人,故名砚实乃文化之载体。

清代陈家四代不谋求田产宅第,而是视砚为传家之宝物。四代呵护,两次失而复得,成为一百余年、五代连绵不断的凄美传奇。

道光七年(1827),陈銮将先祖陈正勋的“摘星”砚、先父陈受培的“冻云”砚及自用的“磨铁”砚拓本收集在一起,并与诸多题记、诗文组成《传砚图》书法册页。其后不同时代的名臣、硕儒为之撰文赠诗或题款,以生花妙笔赞美称奇,增添了册页,使册页本身又成了珍贵文物。

陈銮,字仲和,亦字玉生、芝楣。祖籍湖北蕲州,寄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道光五年(1825)七月,升松江知府,创办海运增粮法,第二年以海运漕粮、兑运完浚、办理妥顺赏加道台衔,调任苏州知府。道光七年,以催漕出力,调署江宁府。其间发生水灾,他积极赈灾抚恤。道光八年,清淤疏通吴淞江工程。道光九年至十二年先后任江西督粮道,苏松常镇太粮储道,江西布政使。道光十六年改任江西巡抚。逝后追赠太子太保衔。其《传砚图册》由其子陈庆滋保存。

陈庆滋,历任正定知县,直隶候补知府,贵州按察使,署理江西布政使,江西按察使等职。他将自用“服田”砚拓编入《传砚图册》册。咸丰二年(1852年)十二月太平军攻陷武昌省城,陈家被掠一空,《传砚图》书法册页随之丢失,由时任户部尚书的阎敬铭相助找回。后又在京邸再次被盗,阎敬铭又再次相助,将其找回。其时的诗文,便有了咏赞失而复得的内容。

陈家数代,与诸多名臣硕学以道义相交。自清道光七年(1827)至民国初年,先后有浙江巡抚李奕畴、贵州巡抚贺长龄、两江总督陶澍、两江总督梁章钜、户部尚书黄钺、湖南巡抚左辅、两广总督林则徐、工部尚书何淩汉、东阁大学士阎敬铭、户部尚书张百熙、清史馆馆长兼总纂柯劭忞、广西巡抚柯逢时、山西巡抚胡聘之、古籍版本专家杨守敬等四十四位达官、同僚、名士、书家在《传砚图》书法册页上题记题诗四十七件作品,还有陈銮及其子陈庆滋、孙陈兆庆、外甥易学翥、陈庆滋之女婿周云撰记八篇。这些作品记述了流传经历,有利了解陈家身世、仕履、交游,也见其深情厚谊。众多饱学之士在四代传砚这一题材上驰骋才思,摛藻挥毫,气韵贯通,运典恰切,翰墨淋漓,蔚为大观,延续上百年的收藏,与数代文人的题诗作记,俨然成为陈家数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咏赞与砚文学之汇。

自乾隆年间至清亡的百余年,正是封建帝制社会由盛转衰直至消亡的时期。陈家数代的砚拓与诗文居然见证了这一时期,由始于太平盛世时的收藏,到乱世时的散失,失而复得,牵涉到太平军之乱、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乱,乃至最后清朝灭亡,陈庆滋本人也成为清遗老中的一员。诸多题诗既体现封建时代君臣父子之盛德,又蕴涵变革时代的离合之情,不难寻绎沧桑之感。

清朝灭亡后,陈庆滋隐居武昌城。他在“每年六月初六抖晾祭祝一次,以免蠹损。”1916年,八十多岁的陈庆滋,自知来日无多,便立下遗嘱,将这一传家宝交给他的孙子陈炘保管:“予年已八十,合将是图传与予孙名继曾,亦名炘者,永保守之,俾世泽之勿替也。”但世易时移,这一宝物后来还是归于国民政府鄂东行署主任李石樵收藏。李石樵能诗擅画,他在庐山购有别墅,在牯岭河南路615号。每年暑期上庐山避暑,《传砚图》书法册页随之带至庐山。1946年他辞职寓居武汉,1952年病逝于浠水县。但《传砚图》书法册页却留存于庐山别墅内。

新中国成立后,庐山管理局根据上级指示,对官僚、军阀在庐山的房产收归国家所有。1953年庐山管理局设园林文物管理科,对全山文物收存保管。1955年7月4日,《传砚图》书法册页被登录“江西省庐山管理局文物账”。1956年6月成立庐山文物陈列室,庐山全部文物和账本由庐山文物陈室收藏和管理。1972年庐山文物陈列室更名庐山博物馆,嗣后《传砚图》书法册页一直珍藏于庐山博物馆。却也与江西有缘,与名山有缘。因为陈銮、陈庆滋父子都在江西担任过重要职务。庐山博物馆藏《传砚图》册页上的林林总总的诗文、题款,在诸多名家的诗文集中未曾见到过。历经百年的韩陵片石、吉光片羽,其佚诗佚文适可供今后重新整理或再版名家作品集的补遗。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