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木贵:结缘四十载 榫卯守艺人

2023-08-12 09:37 掌中九江 阅读 30818

40年前,18岁的段木贵正式拜师成为木匠学徒。那个时候他没有想到,这个让他养家糊口的活儿,会跟他有这么深的缘分。

木制cosplay

段木贵是彭泽杨梓人。出生时,算命先生说命里缺木,于是取名段木桂,后来又改成段木贵。但不管怎样改,他从命里缺木变成了与木结缘。

和很多人为了谋生被迫学习不同,段木贵是打心眼儿里喜欢木艺。一堆不起眼的木头,只是凿了几个眼,刨出几个榫头,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桌子、凳子、柜子……木艺榫卯的魔力让他又惊又喜,欲罢不能。更何况,那个时候的农村人,能上一个好的学校成为吃“国家粮”的人少之又少,做木匠可比种地要强多了。

当时的木工学徒,都是跟着师父从做房子起步。乡下的房子大都是木结构,徒弟们从椽柱的大榫眼凿起,凿熟了,就做大榫头,再慢慢过渡到小榫头,最后再到桌、凳、家具。千锤百凿中,段木贵真真正正懂得了,那些像魔术一样的榫卯,是要靠一丝不苟和分毫不差才能成就的。

接下来的日子平平淡淡,就是刨子、刨花和持续不断的沙沙声。刨花纷飞中,他的手艺越来越好,榫卯结合也愈发严丝合缝,但受大众欢迎的却是各式各样钉钉子的新潮家具了。

转折出现在2012年。段木贵的女儿需要买木制盒子用来装书画卷轴,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尺寸,于是拜托父亲出马。

“我一看,这个从没做过啊!”但段木贵的脾气是,越是没做过,看起来越复杂,就越有兴趣。他立刻到市面上买了一个盒子,凭借多年的经验稍加研究,很快就复制了一个木盒出来,比市面上买的还要更古朴雅致。

第一次cosplay大获成功,慢慢地就有很多人拿着喜欢的老式家具的照片或者索性拿件老东西来,请他看看能否做个一样的。

好木匠是琢磨出来的。在研究琢磨中,段木贵复制出了一件又一件的物品,有纯中式的,有改良的,也有新物件用老方法的,他似乎看到了老式榫卯手艺的另一条出路。

榫卯工艺极费精力,但却有特殊魅力。他指着一套定制的明式桌椅:“先要开好料,用6

绕刨刨出来,再用锉刀慢慢锉,锉圆了之后,再用砂纸慢慢打磨,最后椅背才能形成流水一样的弧度,机器做不出。”

限量版嫁妆段

木贵从没想过自己还有出名的一天。

2014年,宝贝女儿要结婚,亲家不仅准备了房子,更是做好了装修,完全不需要自己出力。段木贵一方面高兴男方对女儿的重视,一方面又有点失落,因为不知道自己还能为女儿做点什么。“后来一想,干脆就用自己的老手艺给她打点嫁妆。”

因为男方连家具都买好了,“我就只能做点小东西,第一个做的是捣衣槌。”因为女儿、老婆都说洗衣服还是槌一槌洗得更干净,就是买不到好的,于是他就默默地做了一个。  然后又拓展到花架、饼印、小板凳、搓衣板、箱子、盆子、宝宝椅……这些饱含着父爱的嫁妆被女儿晒在朋友圈,一下子就火了。

这件事被当地媒体报道后,先后被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看到自己上了报纸,上了广播,上了电视,段木贵挺高兴的:“没想到我一个木匠也能这么风光。”

更风光的还在后面。

人们在新闻里看见了满满的父爱,但也看见了传统榫卯的手艺。许多人大呼厉害,懂行的网友则表示他做的四出头靠背椅和官帽椅十分标准,就连方凳跟方桌都是标准的北方明清时代古典家具风格。

于是许多人慕名而来,请段木贵也为自己定制喜爱的家具或者物件,因为纯手工榫卯太少见,也太珍贵,“简直就是独家限量版,一套家具妥妥用三代,都能当传家宝了。”

国潮玩具

自从有了孙子,段木贵的手艺就从大型家具转移到小型玩具上了,毕竟要做孙子心中的No.1也是要有点技术含量的。

从大板凳到折叠两用梯,从小木马到看书架,但凡孙子有需求,他就卯足了劲儿去做。到现在他又进军益智玩具,前不久就做了一套榫卯鲁班桥。

这座桥没有桥柱,更没有钉子和绳子,就是在木棍上做出凹凸,就能搭起一座牢固的小桥。将桥做大,几个孩子同时站在上面都没有问题,这不就是力学启蒙嘛!

段木贵一下子想到榫卯的传承。这些年老木匠越来越少,年轻人更不愿涉足这个行业,觉得又苦又累,一根木头刨半天,也赚不了几个钱。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浪潮又越来越猛,榫卯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更好地传承下来呢?或许这种玩具就是方式之一。而他要做的就是,成为守艺人。让更多的孩子认识榫卯,在榫卯之间找到乐趣,启迪智慧,最终爱上传统手艺。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