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实诚故事”——来自石城县移风易俗改革经验的调研

2023-05-17 21:14:15   
浏览量 28806

原标题:

新时代的“实诚故事” 

——来自石城县移风易俗改革经验的调研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 璋 张海光

车子驶入千里赣江的发源地——石城县,初夏的清风拂面而来,嫩绿的小荷从水中钻出,清新脱俗。

▲中国白莲之乡,秀美乡村风景如画。摄影丨图片由石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这是一趟为期三天的调研之旅,调研的主题是移风易俗改革的“石城经验”。在“谈礼色变”的当下,石城县以其多年努力,形成了“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引得各地纷纷前来取经。

5月13日中午,城区的一家酒店二楼,一场百日宴热闹开席。这也是此次调研之旅的开端——在纯属偶遇的情况下,记者来到席间与宾客攀谈,询问他们送了什么礼,听到的答复均是“我们都是空着手来的,石城早就没有请客收礼的习惯了”。

▲快板说唱“免礼”小城。摄影丨温京燕

移风易俗改革,是破旧俗、树新风的社会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什么让石城独树一帜?“十八字”新风又是如何形成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开启了这次探索。

“免礼”之风劲吹琴江两岸

为孩子办宴席的,是当地一名颇有名气的商人。谈话间,主人忙着招待宾客,帮着操持宴席的亲戚李广文走过来请记者坐下。

“你们是从省城来的,可能对石城的风俗还不了解,现在不论谁家办酒席,都不收一分钱礼。” 李广文一边说,一边给记者夹菜,“来了就是客,这是石城的特色美食大肉丸,你们趁热多吃点。”

李广文是小松镇丹溪村人,今年62岁。谈到请客,他依然记得早些年的习俗。“谁家要是办酒,门口一定会有人拿着礼簿记账。即使人不到,礼也一定会到。”李广文说,大约十几年前,石城的请客风俗开始变了,从朋友到亲戚,主人都会拒绝收礼。“现在大家早已习惯,人来了就行,再也不用还那些人情债了。”

李广文提到的改变,源于屏山镇长溪村已故老人赖德水的一个“反常”决定,这是石城人耳熟能详的故事:1997年,赖德水老人在筹备70岁寿宴时,在请柬中特意写了一句话:来了即是心意,喝酒不必送礼。此后,村里有些人家办酒请客,也开始效仿赖德水不收礼。

5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长溪村赖氏宗祠。这里便是当年赖德水请客办酒的地方,也是村里最为热闹的活动中心。宗祠牌坊两侧刻着烫金大字——“诗敦”“礼说”,向每位来访的客人道出了长溪人崇文重教、敦厚纯良的品质。

回顾“请客不收礼”风俗的形成,赖德水的学生、82岁的赖世钦向记者道出了个中过程。“千百年的风俗很难说变就变,赖老师的行为是一次破冰之举,后面还是依靠镇村干部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那些年,村里大会小会都会向大家提倡文明新风,对不收礼的村民点名表扬,号召大家一起效仿,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此外,长溪村还成立赖氏祠委会,由村民代表推荐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担任委员,一方面带头不收礼,另一方面挨家挨户宣传文明新风。同时,在祠堂进门处设置一面主题为“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的大型签名墙,让来祠堂的村民第一眼就能看到。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新的风俗越传越广,大家不仅请客办酒不收礼,举办宴席的次数和规模也不断缩减。“以前逢年过节,要办酒的人太多,祠堂都不够用,现在经常空着。”赖世钦笑着说。

▲婚事新办。摄影丨温京燕

“亲朋送嫁贺良缘好合百年,爱女出阁配佳偶相伴一生。”离开宗祠步入长溪村里,一户人家门前贴着鲜红的对联,引起记者注意。

这户人家的主人叫赖世坚。就在前几天,他的孙女出嫁,孙女婿同为石城人。

“家里收了3万多元彩礼,全部作为陪嫁返还给小两口了。”得知记者的来意,赖世坚说,婚宴是在县城酒店举办的,就是中午喝了一场酒。现在石城在彩礼方面普遍都是低彩礼,甚至零彩礼,宴席上也不用宾客送礼,谁都不会有负担。

移风易俗改革为什么能在石城萌芽并开花结果?在石城县民政局副局长赖华看来,石城作为客家文化传承地,孕育了团结实诚、包容大气的文化基因。同时,繁盛的宗祠文化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新的风俗在宗祠中具有威望的长者提倡下,往往能够得到快速传播和有力执行。

▲全省移风易俗改革“石城经验”现场推进会。摄影丨图片由石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此外,石城县政府因势利导,成立深化移风易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石城县深化“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移风易俗改革、石城县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改革两个工作专项领导小组,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制约,形成了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的良好局面。

以2022年为例,《石城县深化移风易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石城县深化“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移风易俗改革实施方案》《石城县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改革实施方案》等相继印发。同时,县纪委监委、团县委、妇联等部门纷纷跟进,印发配套实施方案,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协调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将陋习锁在制度的笼子里,让新风劲吹在琴江两岸。

▲长溪村赖氏宗祠门口的签名墙。摄影丨图片由石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治理之举激活内生动力

石城移风易俗改革的推行,源于村民自身的破冰之举,得益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推动,但要多年坚持,归根到底还需要充分融入乡村治理,让村民自治得到不断强化和巩固。

半年前,屏山镇亨田村村民黄秋星的父亲过世,整个葬礼流程简单,花费不过两万元。相较于以往动辄六七万元的花费,黄秋星负担减轻了许多。

2021年,亨田村成为全县丧事简办试点村。像黄秋星这样的情况,每年在亨田村都有20多例。而这些变化,离不开亨田村红白理事会发挥的重要作用。

会长黄小红是土生土长的亨田村人,深知以往一场丧事给村民带来的繁重压力。“很多人心里并不愿意,但是架不住别人的看法,硬着头皮借钱也要把葬礼办得很隆重,所以我希望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理事会成立没多久,黄小红的第一个“活儿”就来了。得知一名脱贫户的母亲去世后,黄小红立即赶过去做工作。“他确实没钱,但又碍于面子,内心十分纠结。我就说,你让我试试看,我免费帮着一起干活。”

就这样,黄小红和理事会成员在短时间内帮助了3户村民操办丧事。洋鼓洋号取消了、“礼生”不用了、白毛巾改成白纸花、30多个花圈改为5个花圈……为了帮助村民省钱,黄小红甚至晚上在家练习毛笔字、学习做纸扎。到如今,谁家有人去世,不用黄小红上门,村民就会主动联系他。

“这也是移风易俗改革‘石城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赖华介绍,这些年,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纷纷成立,及时掌握村民婚丧和办宴信息,第一时间上门引导事主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指导和协助事主按红白理事会的章程办宴,有效杜绝大操大办。

▲图为石城县举行集体婚礼。摄影丨温京燕

与黄秋星一样拒绝大操大办的,还有丰山乡河田村村民王永根。前不久,他为儿子举行婚宴,就在家里请了11桌,每桌加上烟酒不过四五百元。

5月15日,记者来到了王永根家里,他正在忙着把摘下来的烟叶送进烤房。聊天中得知,王永根种了几十亩烟叶,去年收入十几万元,今年预计更多。

“你家收入还不错,没想过把儿子的婚宴办得豪华一点?”记者问道。

“我们这里的村规民约早就把移风易俗写进去了,大家都不会大操大办。”王永根笑着说。办完宴席后,村干部还给他的“乡村治理积分存折”上加了10分。“回头我就可以拿着‘存折’去兑换生活物品。”

王永根提到的“存折”,是石城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路径、激发村民践行文明新风的新做法。

像丰山乡一样,该县各个乡镇将原有的爱心扶贫超市改为善治超市等,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将积分制管理办法纳入村规民约,并将包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在内的移风易俗内容写进积分事项,按照1积分兑换1元的原则,村民所获得积分可随时在善治超市兑换30余种生活物品。

在丰山乡党委书记熊媖看来,要做好移风易俗改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倡导,但核心工作还要融入乡村治理和村民自治,依赖村干部、理事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

熊媖说,以积分制为例,它实现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常态化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同时,它将乡村治理的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让村民参与移风易俗有“尺子”可量、有“镜子”可照。此外,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并将积分制纳入其中,并引入激励和惩戒措施,凸显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我们突出群众自治,发挥村规民约规范约束作用,不仅让群众知道什么不该做,更让群众知道应当怎么做。通过这些办法,给村民划出了行为的底线,树立了正面榜样,用身边人和身边事引导、激励群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石城全景。摄影丨黄洋

如今,石城新风不仅吹遍琴江两岸,周边一些县(市、区)的乡镇也受其影响,涌现出许多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生动故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写好了“上半篇文章”的石城毫不松懈,正在移风易俗改革的道路上全面书写“下半篇文章”,为新时代江西移风易俗改革实践书写新的“实诚故事”。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钟千惠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