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医院神经外科梁锐:为每一朵生命的绽放,灌注医生力量

2023-03-30 09:26:45   
浏览量 42749

“儿时,对于医生职业并没有特别的向往,只是受伤生病时,看到医生我就会很安心。高考填志愿时,也是在父母的建议下填写‘江西医学院’,父亲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挺不错,母亲则认为我当了医生,对亲朋好友的健康会有保驾护航的作用。”初次见面,梁锐的朴实话语、亲切笑容,立刻打破了常人对名医的高冷印象。

 梁锐,作为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不仅获得行业内的认可,获得病人的敬重,还获得硕果累累:江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九江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重症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常务委员;九江市神经外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梁锐的今天非常成绩,何尝不是用二十多年的时光,写下镞砺括羽、奋楫笃行的篇章。

刚刚进入医科大学,梁锐心中还没有唱响对医生的高歌,只是一向好学的他,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学科。同时,他对学医与生俱来的悟性,让老师们也觉得梁锐是学医的“天选之子”。所以连续几年,他都获得奖学金。

直到大三学习诊断学,梁锐来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见习。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他发现诊断学为所有学科基础,是为病患诊治的基础,非常重要。“只有对病情的判断准确,才可以对症下药,对症治疗。比如头痛,有可能是中枢性头痛、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也有可能是血管性头痛或是紧张性头痛等等。所以医生在为患者诊断治疗的时候,除了要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足够丰富的临床经验。”说到专业问题,梁锐的语气变得坚定,神情开始严肃。直到今天,他还一直不断钻研医学知识。

2002年正是大五见习。上半年,梁锐和三位室友一起来到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在内科轮转。因为在校时期,梁锐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见习时,老师们放手不放眼,把他当半个医生来用,为病人看病问诊和其他治疗。“那个时候只感觉,医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书本知识仅仅是理论,好的医生一定要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要不断积累病例。”梁锐笑着说,“所以那时候,每日的生活就是泡在医院,沉浸在临床。”直到一天中午,梁锐结束上午的工作,和来见习的三位室友吃完中饭回医院时,在后门看到很多人围观。一位40多岁的大姐躺在地上站不起来,梁锐和伙伴们默契地立刻展开急救:一位去医院喊护士拿担架、一位疏散人群给大姐足够的呼吸空间,梁锐和另外一位伙伴立刻为大姐做急救检查。“当时大姐的一条腿完全不能动弹,因为害怕导致呼吸紧张……”检查完后,梁锐一边握着大姐的手,告诉她别害怕,救护人员马上就到,一边让大姐深呼吸,尽可能放松过度紧张的情绪。待救护人员将大姐送往急诊室后,梁锐和小伙伴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没多久,大姐的家属专门打听到梁锐和三位室友,并送上锦旗。“那是我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收到病人的感谢,确实很开心。可让我真正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是帮助大姐顺利送上担架的那一刻。一颗心从嗓子眼放回肚子里,身边的掌声像是烈火点燃全身的血液,在热血沸腾中对自己说,一定要成为优秀的医生,不是为了父亲眼中的‘好职业’,也不仅是为了母亲口中‘为亲友健康保驾护航’,而是为了守护所有人的生命!”看着梁锐发光的眼睛,记者知道,这份诺言他一直在坚守不渝。

下半年,梁锐带着对医生不一样的认识,来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习。普外科、骨科、泌外科……除了对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手术的基本操作也有了很大提升。这时候,梁锐将今后的方向定在外科。

image.png

image.png

2003年6月,各大医院来到学校招聘。梁锐只投了一份简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我一定要回到生我养我的故土,用医生的身份守护家乡人的健康。当时很多亲戚朋友和我说,九江市一医院的医生很好,老百姓很信任。包括实习、见习的南昌、吉安医院医生对一医院整体水平评价不错,在省内都是口口相传。所以我就认定了这个平台。”说到这,梁锐开心得像个孩子:“经过系列考核、面试,7月份我正式成为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

又开始科室轮转学习的梁锐从呼吸科到泌尿科,从心胸外科到肝胆外科……然后到了神经外科。梁锐突然发现,神经外科像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探索脑部、神经系统等等奥秘。从此,他选定了从医之路的方向——神经外科。三年的轮转结束,2006年夏天,梁锐如愿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大夫。“那时候神经外科只有7名医生,40张病床。看看现在,我们有2个院区、3个病区,110张床位,还有专科NICU。”梁锐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是神经外科前辈带领我们用努力和汗水取得的成绩啊!”

的确,17年间,几代人的努力,才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有了今非昔比的面貌。“如果当年邻居叔叔的脑肿瘤换在今天才得,可能就不会走了……”说到这,梁锐哽咽了。他口中的这位叔叔从小看着他长大,2004年脑部长了胶质瘤,手术后又复发。“我记得那时候叔叔被已经病痛折磨得瘦骨如柴,恶性肿瘤已经压迫导致手脚不能行动,头痛得在床上只能无力地呻吟……”可是刚刚进入神经外科的梁锐却爱莫能助,即便去了大城市医院,以当时的技术也是束手无策。没过多久,叔叔走了,是被病痛折磨而走。这件事对梁锐触动极大,除了心中的悲伤,更多的是感受到前面的路任重道远。梁锐开始了更加努力钻研,不断丰富积累病例,就连节假日也几乎待在医院,守在临床。

医学无止境,不可闭门造车。2009年,梁锐得到院内和科室领导的支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进修。2015年,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继续进修。这两次的学习,对梁锐来说,仿佛来到七彩斑斓的汪洋大海,各种脑肿瘤疾病、血管疾病等等的疑难杂症在这里都可以遇到,全国神经外科的“大佬”级别专家集中在这里,各种先进的治疗技术集中在这里呈现。梁锐如同乘上了潜艇,在神经外科的深海中,打开了眼界和新的思维模式。他将新技术和理念带回家,不仅推动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技术发展,也推进了九江市神经外科建设的加速。

image.png

光阴荏苒,暮去朝来,梁锐用不断的努力、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诠释了“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的美好诗句。2022年8月,一辆120救护车从庐山市送来一位年仅4岁的女孩,因突发脑出血特别危险。救护车还在路上时,梁锐带领团队立刻了解女孩的病史:2岁因肾母细胞瘤做了切除手术,3岁因肺肿瘤做了手术,4岁上半年因脑瘤做了手术……梁锐立刻判断,此次突发性脑出血应该与上半年的脑瘤手术有关。他立刻将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只等救护车到达,开始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

女孩到达医院后,经过检查,果然与梁锐的判断精确无误:她出血的地方又出现了一颗近6公分的肿瘤,刚好是之前脑肿瘤手术区域。同时,因肿瘤压迫到功能区,导致患儿一侧肢体完全不能动弹。梁锐立刻开始颅内肿瘤切除术和脑血肿清除术。孩子的奶奶坐在手术室外,紧握着双手,眼睛紧盯着“手术正在进行中”的指示灯,一动也不动。不知不觉中,5个小时过去了。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梁锐拖着疲惫的身子,用力加快脚步走出来,摘下口罩,用带着疲倦的微笑说:“手术目前是顺利的。我们再一起努力坚持,过了危险期就好!”奶奶颤抖着身体,紧握着梁锐双手,热泪盈眶……“孩子太不容易了,家长也太不容易了。之前孩子的手术都是去大城市,这次突发所以送来我们医院。爸爸从广州赶回来的时候只说了一句:没想家乡的医疗技术这么高了,与大城市一样好!”回想到这,梁锐会心地笑着对记者说道:“其实,从患者家属口中说出这句话,就是对我们神经外科最好的肯定。再辛苦也值了!”

记者了解到,女孩从手术到恢复能够出院,大概半个月时间,但是梁锐和团队一直跟踪女孩的情况。梁锐打开奶奶发来的微信,三天前女孩在视频里一边小跑步一边跳着,兴奋地喊着:“梁爸爸,你看我,是不是跑得更快了”梁锐说:“这才是她应该拥有的童年。这才是我们医生值得骄傲的成绩。

image.png

如今,身为神经外一科主任的梁锐,自己既要日就月将,还要带领科室和团队与时俱进。现一医院神经外科队伍不断壮大,是九江市临床重点专科。为了促进科室能够再上一个台阶,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北京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签订合作协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将定期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讲学、坐诊、手术等等。此举在加快科室发展的同时,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

采访接近尾声,梁锐最想告诉团队的每位医生:“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神经外科的发展没有终点。我们必须以医院为依托,发挥科室团队力量,团结一心,勇毅前行,为每一朵生命之花的绚丽绽放,倾注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智慧、爱和力量

(胡显 九江市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玉婷/文  邓晨瑞/摄)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卢江文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