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庭院“方寸地”,农民增收“致富园”

2023-03-28 11:13:49   掌中九江
浏览量 31873

开办面点手工坊、服装加工厂,种植果树、蔬菜,养殖鸡鸭……近年来,共青城市泽泉乡把发展庭院经济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引导农村群众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使农家庭院“方寸地”焕然一新,逐步承担起各种多样产业功能,成为该乡农民增收致富“新引擎”。

3月25日8时,共青城市非遗传承人——泽泉乡林氏面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林金华与家人,一大早便开始在自家面点铺里忙着制作馓子。和面添盐、醒面轧面、搓成细条,下午再在每一双长筷子上盘5圈细条,稍稍抻长便放入油中炸制。经过一天的忙碌,馓子刚做好,林金华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循着香味,买馓子的顾客就陆续赶来了。其条匀细、酥脆可口,因为做出的馓子脆而酥、口感好,林金华已在泽泉乡小有名气。“我在自家院子里盖了一间专门做面点的小作坊,像馓子,我每天能做70斤,一斤卖10元,当天就能销完。”林金华一边为顾客打包馓子,一边介绍着。

庭院虽小,大有可为。“自从开了这个小车间,不仅让自己脱了贫,还带动了周边的妇女、老人再就业,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3月26日,泽泉乡长塘村脱贫户余宏林介绍着院子里自建的服装加工厂。走进去,里面摆放着20台缝纫机和原材料,十几名妇女、老人说说笑笑在赶制衣服。

“2017年,我被查出淋巴癌,近一年的治疗不仅花光了全部积蓄,还欠下了8万多元外债。”因为生病,余宏林从村里富裕的服装厂老板变成了一名贫困户,但他是一个好强的人。身体好转后,2019年,余宏林在自家院子里开起了一个小型车间,在家门口重操旧业,接单做服装代加工。“我们的订单一年四季都有,主要以加工棉服、羽绒服为主。因为工作时间灵活,附近不方便外出打工的妇女都来干活,没有技术的我也免费教。”余宏林说,不能出家门的,他也可以送缝纫机、原材料上门,让她们在照顾家人之余也可以赚钱。近年来,余宏林不仅通过庭院经济撑起了整个家,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像这样的自建制衣小车间,长塘村共有三家,带动了村里50余名妇女、老人在家门口就业。

立足庭院“方寸地”,做足微产业“大文章”。收发快递、开小超市、家庭作坊等服务着当地生产生活,农家庭院正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功能。近年来,泽泉乡因院制宜,将小而活的庭院经济变成了创收之处,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让农民无“农闲”,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王一婷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