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一个诞生文化奇才的地方

2023-01-26 11:21:28   
浏览量 31244

文/晏承北

七百里修江穿城而过,五千年古邑奇才迭出。修水,是一个诞生文化奇才的地方。

修水在哪里?将一张中国地图铺开,把赣鄂湘省会南昌、武汉、长沙连成一个三角形,重心所落之处,刚好在修水山水之间。修水县面积4504平方公里、与青海湖大小相当,人口87万、同斐济国国民相近,是江西省面积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县市区。如果把江西五大水系,比作是右手垂直向下的五根手指,“大拇指”所在的修河,润泽此地两百余里,涌向“掌心”鄱阳湖。修水县,也因修河而得名。

何谓“文化奇才”?就是有些个名人,我们不知道会让人觉得很没文化,知道了又会让人觉得更有文化。他们是在文化领域具有奇特才能的人,其才能具有独特性、别类性、独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南宋吴增《能改斋漫录》谓“分宁(修水)虽深僻险绝然代出伟人。”那么,修水究竟出了什么人,能被世人敬称为诞生文化奇才的地方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诗书双绝”黄庭坚、“一代宗师”陈寅恪!

“一代宗师”陈寅恪

陈寅恪在写《王国维纪念碑碑文》时,落款“义宁(今修水)陈寅恪撰文”,时时刻刻不忘自己是个修水人。他的爷爷陈宝箴和父亲陈三立都在修水出生。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国学大师和资深学者,在史学、文学、哲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是百年难见的人物,堪称一代宗师。

胡适在日记中写道:“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古典文学研究大师傅斯年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时,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说:“陈先生一无大部头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堂堂国学院导师,怎么能连个学衔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和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了吗?我梁启超虽然著作等身,加起来不足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迟早会被外国大学请去的!”后来,陈寅恪用自己的学问证明了自己“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江湖地位。

▲在德国留学时的陈寅恪

陈寅恪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曾有学生问他妻子唐筼:“外传先生懂三十多种文字,是不是真的?”唐筼说:“没有这么多,也就十七种而已。”陈寅恪有“四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吴宓、朱自清、冯友兰等不少知名教授都会去听他的课。历史学家郑天挺称他为“教授的教授”。“狂人”刘文典对陈寅恪推崇备至,说西南联大只有两个半教授,陈寅恪排第一。陈寅恪的学生季羡林回忆时说,清华四年给他留下深远影响的两门课,最重要的一门就是陈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

抗战期间,陈寅恪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愣是靠着记忆写下《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本巨著,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经典范式。晚年双目失明、右腿骨折,他以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记忆力,著述了《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部巨著及数十篇论文。

“诗书双绝”黄庭坚

是谁的作品曾一度刷新中国书画拍卖纪录,能以4.368亿元的天价成交?不错,修水人黄庭坚写的大字行楷书《砥柱铭》,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昂贵”的作品。

1045年6月,黄庭坚出生在修水县双井村。他是千载难逢的文学奇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也是《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男主角”。

▲黄庭坚像

黄庭坚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诸领域均有卓越建树。在哲学方面,精于儒,深于禅,通于老庄;在史学方面,校定《资治通鉴》,编写《神宗实录》,享有“黄太史”之称。艺术则以书法为最,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亚于苏而雄于米、蔡,位居其二。文学方面的创造尤其卓著,他是一位诗坛巨擘,与苏轼双峰并峙,首开江西一派,并为宋诗之代表,词与秦观齐名,散文各体兼擅而尤长于赋,妙于题跋,苏轼称之为“瑰玮之文妙绝当世”。

黄庭坚在诗歌、辞赋、散文、书法、史学、理学、释道哲学诸方面的精深造诣和杰出成就,不仅在当代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流泽后世,沾溉学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黄庭坚创造的文化是一种与通俗文化、平民文化有所不同的文人文化、士族文化,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含量大、创新程度高、历史积淀厚、品位高雅、蕴含丰富。可以说,黄庭坚的作品是宋代文化中的“象牙塔”,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奇特的“黄庭坚现象”。

缘何修水多奇才?

修水自古称“文章奥府”,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文化教育兴盛。1036年,《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担任分宁(今修水)主簿后,亲自创办了最早的濂溪书院。历元、明、清各朝,共有书院25所。早在1945年就有了第一所民办学校——仁义中学。黄庭坚故里双井村,仅北宋“一朝、一村、一姓”中进士达48名之多,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村”,多由书院培养。自汉到新中国成立前,全县本籍知县(含县、团级及相当级别)以上职官和举人以上学位人员共837名。

“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修水的老百姓都以读书为美,不比钱财不比房屋,就比小孩会读书,不分男女,都要送进学堂。在修水的田间地头,挑着担子“吟诗”,放下锄头“作对”,能书善画的“土秀才”比比皆是。正是这块肥沃的土壤,滋养了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凝聚了一股股文化的气息,形成了一个文化的“小天地”、“小气候”,或者这就是修水诞生文化奇才的缘故吧!后来人是不是也该思考,如何继往开来、薪火相传?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编辑:王坤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