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思一缕何处寄,江南江北悲秋风——沉痛哀悼九江市同文中学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

2022-11-06 16:07:57   
浏览量 42214


11月4日晚,九江市同文中学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杰出教育家、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11月4日下午,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杨叔子还不忘为母校同文中学155周年华诞写下“好字当头,求真务善,日臻完美”,这竟成了他对母校最后的祝福。同文师生惊闻此讯,悲痛万分,乃衔哀致诚,遥奠以文,告慰杨叔子院士校友在天英灵。


为国铸器,为国育人

杨叔子,江西湖口人,1933年9月生,1948年就读于同文中学,1952年考入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他一生致力于机械工程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交叉研究,带领团队开辟了我国智能制造研究的新领域,是国内智能制造的首倡者。他推进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实现了无颤振切削,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等国际难题,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叔子曾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专利5项,出版专著、教材14种,获省级以上教学、图书重要奖励13项(其中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1997年,杨叔子(左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大会上  

杨叔子虽然是工科领域专家,但在其担任校长期间,积极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高校中率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他如此告诫学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本着这样的理念,他连续担任第一、二、三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为践行“科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躬体力行。


岁月辗转,往昔难忘

考入同文高中后,杨叔子便与母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2009年5月为《光明日报》“母校礼赞”专题所撰的文章《“读好书”与“做好人”》中提到进入同文时的波折:

“我在家乡湖口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县里没有高中,而隔江的九江就有所著名的同文中学,学风好,水平高,秋季我考入了同文。当时别人告诉我,我语文、数学、英语考得非常好,几乎满分;而物理、化学考得很糟,远不及格。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学校考虑了很久:这个学生取不取?取!一定取!这么好的语、数、外,难道理、化真的差吗?这定有原因,这个学生定能培养得很好!”一个学期之后,杨叔子不负同文的期待,在六、七十人的班级中名列第二。

2009年11月17日,杨叔子来校寄语母校师生

多年之后,这段短暂的求学经历在他的记忆中依然鲜活如新。他忆起自己的语文老师汪际虞,彼时年近五旬的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引经据典,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杨叔子对汪老师所教一篇课文《为学一首示子侄》印象深刻,至晚年还能背出文章内容:“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汪老师以文中的思想教诲学生要辛勤为国学习,让他深刻体会到学习之道在于知理后要去学、去行动,而不是停在言语中,那样只能是纸上谈兵。杨叔子也得到了进行理化学科更深入学习的机会,在此期间,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初中之所以化学学不好,除了教学条件太差这一客观原因外,更与自己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尖锐批评有关,便也认识到要认真对待他人的教育与批评,不断砥砺自身,追求进步。次年秋,因随家庭辗转,杨叔子离开了同文。但“读好书,做好人”的校训,却铭记在他心中,伴随他奔赴山海远方。

    “这个校训真好,既可以理解为——要读好的书,要做好的人;也可以理解为——要把书读好,要把人做好。不管是哪种理解,都可归结为:读书,要有益于身心健康;做人,要有益于国家、人民;读好书是为了做好人,做好人就要求读好书。虽然,我在同文中学只读了高一,但我永远忘不了同文中学。”

这是杨叔子对母校同文的深情回忆。

2012年4月24日,杨叔子在《光明日报》发文畅谈母校校训


落红有情,音容永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来九江,有三个地方必去,其一,就是同文中学。”

    杨叔子始终记得对他影响深远的同文,多年来他频繁来往于武汉与九江之间,以一个杰出教育者的热忱滋养着曾经滋养过他的母校。1997年6月,杨叔子卸任华中科大校长,他受邀前来参加母校同文建校130周年校庆庆典,自此之后,他多次往返于长江两岸,先后七回母校,一直牵挂着、见证着同文这棵“古樟”年轮增长、枝叶新绿。2002年135周年校庆、2007年140周年校庆,2009年与2012年的校友联谊总会座谈,他多次回到母校与师生、校友交流。2014、2018年同文中学校领导去武汉探望拜访杨叔子,他也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情况。2017年10月,年事已高的他依然为同文的150周年诞辰写下贺信:

2017年10月30日,杨叔子为母校150周年校庆致贺词

2018年,学校领导赴武汉看望杨叔子、徐辉碧夫妇

2014年12月26日,学校领导看望杨叔子,并诚邀其为母校教师著作《冷文义班主任工作手记》作序

让同文人永远铭刻的是,2008年12月2日,杨叔子回到母校,和近四百名师生及各届校友、嘉宾共同见证“同文讲坛”的隆重开坛。杨叔子进行开坛第一讲——作了题为《踏平坎坷,成人成才》的励志报告,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人生经历,讲述了成人成才的过程和应当具备的要素。报告会上他澎湃的激情、广博的学识、风趣的谈吐、崇高的爱国情操,唤起台下学生心中年轻的梦想,为他们推开通向辽阔世界的大门。2011年10月18日,时已78岁高龄的他再次回到“同文讲坛”,为师生作长达两个小时的励志报告,以一句句朴实恳切的话语,向同文学子、向樟苑的明天,播种新的希望。

2008年12月2日,杨叔子做《踏平坎坷,成人成才》励志报告,为“同文讲坛”隆重开坛

2011年10月18日,杨叔子再次做客“同文讲坛”,寄语学弟学妹们

“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结合方成人”,他为母校同文题下的这二十个字,依旧镌刻在思齐楼的外墙上,鎏金璀璨,永不褪色,在每一个日升月落之时,照亮着一代代同文学子的求学之路。

2012年12月5日,杨叔子在思齐楼前合影,其为母校题词“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综合方成人”赫然醒目

匡庐含悲,长江呜咽,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今,同文的浓荫再不能迎接杨叔子的下一次回访;“好字当头,求真务善,日臻完美”,杨叔子校友的音容话语将永远被同文师生铭记。杨叔子校友归于人类群星闪耀的夜空,于超越生命长度的无尽未来,为大地上的人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2010年12月15日,杨叔子来母校参加校友联谊会活动

2011年10月18日,杨叔子来母校看望师生

2012年12月5日,杨叔子回母校并赠书


星驰何处?国士陨江城,万里悲风动梓里。

德传千古!人文育后学,三尺杏坛谱春秋。

杨叔子院士校友永垂不朽!  


九江市同文中学

2022年11月6日


(来源:九江市同文中学)



编辑:王坤

责编:刘瑶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