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历史回眸) 10月往事之——鄱阳湖大战与陈友谅之死

2022-10-06 18:17: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963

10月往事之——

鄱阳湖大战与陈友谅之死

■ 冯晓晖

概述:

至正二十三年(1363)八月壬戌(10月3日),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突围时,中流矢而死,年44岁。

陈友谅(1320~1363),元延祐七年(1320)五月出生,河南江北行省沔阳府(今湖北省仙桃市)人;元末时期群雄和民变领袖之一、中国元末陈汉政权建立者。

评述:

在九江,尤其是鄱阳湖畔,几乎走到任何乡镇农村,都能听到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故事,无数的地名也与这场战争有关。在民间传说中,鄱阳湖大战仿佛只有两个人参与,他们从东打到西,从天打到地,足迹遍布鄱阳湖周边百里范围。有时候战场上也不只两人,他们鏖战正酣或者某位穷途末路时,有时这里会浮出只大王八或者那边则钻出一条鲤鱼精来助战。穷途末路的总是朱元璋,他看上去可怜,却总能遇到奇奇怪怪的事情得以翻盘。

元末鄱阳湖之战是明朝的立国之战,它被认为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也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十大战役之一,只有赤壁之战、山海关之战等少数改变国运或朝代的战争能与之相比。然而,为什么鄱阳湖畔几百里的范围内,有如此之多朱陈两人的传说?

一场战争只有具备悲情人物和强弱逆转才会被人们传颂。如赤壁之战,曹操挟大军而来,就是个必胜之局,却被弱小的孙刘联军打败,落得个败走华容道。华容道是民间故事,却比诸葛亮借东风更打动人心。鄱阳湖大战也是逆转,陈友谅是悲情人物吗?在民间传说中他并不是。

陈友谅是湖北仙桃人,渔家子弟,当过小吏。他在35岁参加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仅仅两年后就在内部斗争中掌握了兵权。两年后,他占安庆,扫江西,克福建,成为江南第一势力。彼时徐寿辉已称帝,定都汉阳。

1360年,陈友谅造反的第六年,徐寿辉决定迁都龙兴府(南昌),在路过江州时,陈友谅尽杀徐寿辉之部下,挟徐以号令四众,迁都于江州,并自称汉王。6月,陈友谅在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杀徐寿辉,即皇帝位,国号汉(史称陈汉),改元大义,年号大义。

九江两千年历史中,曾经有过两次时间较长的建都史,一次是在南北朝时期,有八个月,另一次就是陈汉王朝,前后有四年(按阴历算),后一次不仅时间长,而且影响力也很大。在元末江南几股大反叛势力中,陈友谅兵多将广,占的地盘最大,俨然有一扫天下之势。

称帝后的陈友谅与朱元璋在南京城外展开大战,却因江水退潮舰船搁浅而遭受惨败,逃走江州。1362年,朱元璋西征,连克安庆、江州,陈友谅逃回武昌,江西大部被朱元璋占领。1363年5月,在湖广厉兵秣马并打造了大批巨舰的陈友谅,率领水陆两军号60万人,出湖北,占江州,后进入鄱阳湖、赣江,围攻南昌,却三个月未能破城。朱元璋亲率水军20万从南京赶来解围,陈友谅撤围到鄱阳湖,迎战朱元璋。8月30日,双方展开人类中古史上最大的水战,史称“鄱阳湖之战”。

怎么看这都是一场朱元璋必输之局,双方不仅兵力相差悬殊,且陈军擅长水战,庞大的楼船对阵朱元璋军队的小船,犹如巨人面对着孩童。然而笨拙的楼船却在湖中摆弄不灵,加之一系列战术失误,吴军(朱元璋部队)熬过了几次惊险,反而连连得胜。

双方第一次决战在今余干县,鄱阳湖之南,之后连续打了两个多月,从南打到北,鄱阳湖沿岸各地的传说由此而来。比如在鄱阳湖北部对峙时,吴军占着都昌,而陈军则在对面的星子,都昌也就有了老爷庙的传说。

9月下旬,吴军在湖口一带基本完成了对陈军的水陆合围,陈军只得向长江突围。10月3日,在朱元璋水军追击中的陈军,在突破湖口最狭窄的水面时,又受到南湖嘴守军的阻截。陈军勉强冲破包围圈,进入长江。

南湖嘴就是现在的濂溪区新港镇梅家洲,与石钟山隔湖相望。枯水季节此处甚窄,强弩可射到对岸。据说600多年前的这场大战时,也是遇到了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吴军打造的史上最强巨舰因为怕搁浅而束手束脚,难以发挥出威力。如今站在梅家洲渡口的古战场前,很难想象,当年竟有不少于60万水陆部队在这么狭窄的区域展开血战。

陈军冲入长江后先向下游遁去,在湖北安徽交界的泾江口(今安徽宿松县),陈友谅从船舱中探头观望,竟被流矢射中而死,陈军转而向上游溃退,首都江州再失。不久后,陈汉政权灭亡,江州结束了四年国都的历史。

其实没有四年,因为期间很长时间内,江州为吴军所占。1361年朱元璋占领江州后,将此地命名为九江府,九江之名就是从这时候才开始的。汉代的九江郡和明代的九江府不是一码事儿。

陈友谅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军事装备,几乎是在主场作战,为何会失败?有人说他犯了战略错误,有人说他的战术有问题,有人说他性情强硬而多疑,有人说他对部下过于残暴等等。成王败寇,输掉的总是错的。朱元璋更多疑,更擅长玩弄权术,同样也杀了自己老上司,他的残暴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少有,但是他赢了。

其实,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比如腐朽又残暴的元朝统治必然灭亡。历史的发展更有偶然,也许只有运气最好的人,才能从江南起义军中不断壮大,最终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陈友谅被流矢射死,试问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战役中,哪个主帅有这么命苦?朱元璋是命好,鄱阳湖大战时多次遇到危急,他被一箭穿喉的可能性也不小。

如果朱元璋战死在鄱阳湖,吴军必败,那么朱元璋失败的原因可以总结如下:战略问题、战术问题、生性多疑、为人残暴……

最后再来说说在鄱阳湖方圆几百公里内民间流传已久的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故事。赣北、赣中的人民,为什么对这场战争念念不忘?因为这场战争是逆转的,悲情人物是陈友谅,这才是民间故事背后的文化意味。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