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这十年 百姓说变化丨我的安居梦

2022-09-02 10:17:53   浔阳晚报
浏览量 29302

我的安居梦

 □ 余春明

  记得1981年我在乡下做房子时,父亲对我说,房屋是千百年的巢穴,一定得保证质量。所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父亲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房子由父亲一手操办,从打基础到行墙,到上梁、盖瓦;从买砖瓦、木料到请砖木匠,父亲一点也不马虎。这也难怪,父亲受够了没有房子的苦。父亲兄弟三人跟着祖母劈草开荒,买了人家一间土砖舍屋,一过就是几十年。后来兄弟陆续成家,虽然各自建了房,但也都非常简陋,相当拥挤。那次我建房,父亲特别重视,因为这是他一辈子的梦想。事实也如此,得益于农村改革开放,口袋里有点余钱,加上父亲在大队采石矿做推销员,又借了些钱,房子的质量在当时还相当不错。两列站柱,青砖青瓦,笔架垛子,很气派。当时我想,这一辈子得在这里安居了。

  我在这房子里住了十多年。我开始在公社中学任教,妻子在家里参加生产,子女随我在学校读书。每到周六,我和孩子们都回家,我帮妻子种责任田,女儿、儿子讨猪菜,房子是我们一家人的安乐窝,温馨、安详,其乐融融。接着我调到了邻乡中学,又过了两年,我到了县城的一所中学工作。后来,妻子儿女都享受了国家对中级以上知识分子优惠政策——农转非,学校安排妻子做了临时工,但由于工资微薄,生活还很艰难。开始几年,家里的责任田没丢,周六我和妻子还是回乡下去种田,平时就由父亲关照。我们乡是全县最远的乡,我家又在乡里较远的大队,加上班车不多,每到假日,我和妻子就像打仗一样紧张。而且学校安排的房子面积有限,加上子女在一起住非常拥挤。当时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在街上有处房子,这是我的安居梦。那时有钱的人都在街上买了房子,我们夫妻俩收入不高,孩子又多,在街上买房也只能是一场美好的梦罢了。

  斗转星移,时间转眼到了1998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淹灭了农村大部分人的房屋,我的老屋也进了水。得益于政府的移民政策,我家也沾了光,在县城获得了一层房子的指标,补助了一笔款项,我们几户类似的家庭联合在一起建了一栋新居。虽然质量不是特别好,但面积还算宽敞,光线又好,足于安居。当年我搬进新居时,心情特好,我想我多年的安居梦终于实现了。在这间房子里,小孙女、孙子诞生了,新房子给了我足够的幸福。值得一提的是,我住在顶层,这个优势促使我经房管部门批准,又在上面加了半层,另外半层就成了空中花园,二十年了,空中花园又给了我难得的快乐!

  我想这该是我们全家这辈子的安居之所吧,想不到这十年来我们的日子越过越舒坦,儿子、媳妇也有了点积蓄,他们也有了新的安居梦。这时,县城的人们又积极地在九江买房了,不光是县城人,家乡的农村人也在九江买房,勾起了儿子和媳妇的买房欲望。我想,又是一代人了,他们有他们的安居梦,这是必然的,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

  有了梦想,他们随即开始了行动。他们经过实地考察,反复比较,当然以方便孩子读书为优先考量,终于挑选了九江当时一个较好的楼盘。这个楼盘是精选房,都是装修好才出售的,省去了自己装修的麻烦,虽然贵了点,值!两年后交房,儿子媳妇带着孩子搬进了新居,成了名副其实的“九江佬”,算是圆了他们的安居梦,当然也是圆了我自己的梦,做父母的肯定希望儿女们的梦比自己的更完美。不光儿子,我的两个女儿近几年都在九江买了房,小女儿还在九江城区工作,真正是安居乐业。

  如今,我们夫妻俩还住在湖口,但是每到双休日就去九江看望孩子们。站在儿子31层的新居里向前眺望,整个浔阳古城和新城尽收眼底;站在楼梯间往后望去,滚滚长江百舸争流,真的是心旷神怡,百感交集。想不到一个山沟里的农村之家,托政策之福也成了城里人,彻底圆了我们几代人的安居梦。

相关报道:“我家这十年 百姓说变化”故事征集活动开始啦!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