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建区三十载不负韶华勇争先,决胜三千亿砥砺奋进谱新篇

2022-07-12 10:36:15   九江日报
浏览量 29466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间。30年,在九江经开区的发展历程中,却呈现了一幅蝶变崛起展芳华、砥砺奋进再出发的历史画卷。3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九江经开区拉开了建设的帷幕。第一锹泥土播种了希望,第一个项目涌动了春潮……在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中外客商在这里乐业安居,高新产业在这里集群发展。30年的拼搏与进取,谱写了一曲发展与赶超的时代欢歌,一座聚力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崛起于长江之滨。

  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九江经开区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区人民坚持开放引领、改革攻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实干崛起,扎实推进“1+9”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产业集聚升级、开放平台提升、改革创新攻坚、魅力城区示范、幸福经开民生等“五大工程”,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30年来,园区营业收入由创业初期的7600万元到2021年1464亿元的跨跃;财政收入从1994年1537万元到2021年110.15亿元的几何式增长;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

  砥砺三十载 坚持项目立区育新机

  1992年,面对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和加快内陆沿江地区发展的良好机遇,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九江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九江开发区,选址于八里湖畔,控制面积5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第一期规划开发4.5平方公里。

  建区初期,按照“依托老城建设新区,以招商带动开发”的方针推进开发建设,仅用一年左右时间,1.8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成;入区项目76个,投资总额达13.4亿元。一时间,开发区人才汇聚、商贾云集,成为各方投资者创业的热土。开发区乘势而起,红火起步。正当开发区踌躇满志、快速发展的时刻,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历史罕见的洪水袭击接踵而至。面对诸多困难,开发区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积极谋求发展良策,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二次创业”理念,坚持“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主攻项目建设,加速产业集聚,全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30年来,九江经开区始终把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抢抓新基建、双循环、数字经济等发展新机遇,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大力实施“100·50·20”项目攻坚行动,百亿级项目纷至沓来,其中固投100亿元的玻纤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带动经开区在玻纤新材料细分领域形成错位互补集聚发展,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玻纤智能生产基地;投资200亿元的电解铜箔项目,正在加快在本地实现百亿产能,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铜箔制造企业……目前,区内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31家,“四上”企业近4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83家。

  重装再出发 锚定产业兴区开新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九江经开区聚力工业主赛道,全力在项目“大会战”中披坚执锐,在改革“大浪潮”中奋楫争先,在开放“大格局”中破局前行,决胜营收三千亿、奋进全国五十强,努力在全市实现工业一万亿中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致力成为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擎天一柱”。

  而立之年正当时,描绘发展新蓝图。九江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时度势,围绕“决胜营收三千亿、奋进全国五十强”目标,坚定电子电器、石化炼化一体化、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3+3”产业方向不动摇,以电子电器和石化炼化一体化“双千亿”产业培育工程为引领,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的思路,紧盯产业链头部企业、骨干企业、关键企业,大力开展链主招商、资本招商、活动招商、委托招商、科技招商、联动招商,力争每年签约金额500亿元以上,固投200亿元以上,到“十四五”末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营收年均增长约30%,实现营收1000亿元以上。

  项目为王,产业为重。九江经开区在招引项目的同时,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以专班、专组、专人“三专”服务机制为抓手,全力支持首位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从玻纤细纱、电子布、电子铜箔、覆铜板、线路板、电子材料到智能终端产品应用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加速推进九江石化产业园建设,加快形成炼油+PX+PTA+PET+终端产品的炼化一体化产业链条。当下,投资200亿元的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固投100亿元的玻纤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投资60亿元的华源新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生益科技、明阳电路、科翔电子、瑞智机电、TCL空调、艾美特电器、恒通电子等一批产业链骨干企业蓬勃发展;海淘跨境电商产业园、量子通讯产业园、华秋电子等一批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可期。

  同时,九江经开区全力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努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集聚区,发展最优环境数字经济项目落户首选区,力争到2025年,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15%以上。大力推进服务机制改革,创新“一指解忧”企业服务平台,做到“企业吹哨、园区跑腿、部门报到”,实现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积极推进“标准地”供地模式,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深化“联审联批”,试点“拿地即开工”改革,为项目建设松绑提速;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驻企服务2.0版,提供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服务,全力打造暖心爽心的一流营商环境。

  奋进新征程 聚力开放活区创新效

  战略因势而定,发展因时而变。九江经开区立足全省唯一临江达海国家级开发区的优势,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放格局,以园区为平台、产业为主体、港口为通道、物流为血脉,打造“四位一体”的开放平台和运转枢纽,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坚持科学规划园区布局,九江经开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科学规划布局六大园区板块,建设“一重双向三升级”开放平台格局。“一重”即以综保区为重点开放前沿阵地依托,着力打造电子产业制造基地、大宗商品集散基地、跨境电商龙头基地、保税检测维修基地。“双向”即以城西港区、石化产业园“东西双向并进”为突破,建设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实施“满园扩园”行动,城西港区着力打造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先进制造基地,石化产业园着力打造炼化一体化产业承载平台。“三升级”即以科技工业园、汽车工业园、出口加工区平台升级为支撑,逐步实施退城进园,主要发展三新经济、总部经济、高端制造、科研教学、现代服务等高端业态,以高度的产城融合主动融入中心城区布局。

  深化港产一体融合,九江经开区充分用好长江黄金水道,科学布局港口、物流、交通功能,完善“公、铁、水”多式联运一体的集疏运体系。积极谋划推进滨江西大道贯通工程,完成新开河特大桥建设,运营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沿港沿线布局物流用地,建设王家堡临港工业物流园区,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产业、交通、物流、港口有序衔接,打造区域一流的交通物流综合枢纽,集聚形成区域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助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放大政策极化效应,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和综保区平台,大力推动一批各具特色的跨境电商平台做大做强,发挥菜鸟中心仓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支持综保区跻身全国50强。积极配合自贸区申报,推动综保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先行先试。

  建功新时代 产城融合强区谱新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产业让城市有活力。九江经开区以产业聚人气、以人气兴城市的理念,优化生活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以人产城一体、和谐共生的思路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产业新城。以沿江和过江通道谋划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城西港区三期建设,积极推进跨江合作,发展“飞地”园区,实现城西港区产业集聚区与主城生活区强势互动。以项目建设加速产城融合,加快推进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建设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让园区产业兴旺、生活精彩、活力四射。

  九江经开区大力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拆墙透绿”等工作,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全市走前列。全力发展“首店经济”,活跃夜市经济、节日经济、网红经济,打造消费新势力,引爆消费新热点,形成消费虹吸效应。倾力落实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钢铁防线”。努力实施集团化办学,全面落实“双减”工作,构建“学在经开”高质量发展体系,打造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双一流”品牌,近10年来,全区教育投入近20亿元,增加学位1.1万个,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1.8万余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回望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九江经开区人秉承项目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产城融合强区的初心不改,聚力新目标展现新作为,以响鼓重锤之势抓落实,阔步在“决胜营收三千亿、奋进全国五十强”和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新征程中勇毅前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骆凯波 代大勇 特约记者 黄安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梅 俊)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张江艳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