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德安县:义峰山下别样红

2022-07-05 07:49:00   掌中九江
浏览量 31472

点击观看视频↓

  走进德安县义峰山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园容园貌庄严肃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死难烈士万岁”……革命烈士纪念塔四周镌刻的题词让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类革命老区,德安县镌刻下深厚的红色印记,形成了灿烂红色文化。近年来,德安县持续发挥红色阵地引领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学习和弘扬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及崇高品质,传承好红色基因,用心用情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健全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选择德安 就是心安

  

 去年7月,落户德安县的江西求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试投产,各类高端设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尤其是四台高速加弹包覆丝机更是让企业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智能制造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看着厂房里新引进的氨纶包覆丝机顺利运转起来,作为德安县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求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洪萍如释重负。而不久前,她还在为一笔500余万元的设备采购款发愁。

  “原本计划4月中旬就能购置到位的机器,因为疫情影响,采购款项一时难以筹措,如果再解决不了,订单都要受影响。”谈起之前的境况,洪萍依然心有余悸。

  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德安县高新区管委会第一时间安排专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梳理省市县有关纾难解困政策,并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从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到最后资金到账,仅用3天时间就为企业同时落实了300万元的就业贴息贷款和100万元的财园信贷通,跑出园区“金融服务加速度”,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感谢园区干部的帮忙,拿到贷款后,我马上就启动采购,现在设备已经到位开起来了,后期再多订单都不担心了。”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洪萍充满信心。

  近年来,为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更加舒心、放心、开心,德安县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实行“一个企业、一个挂点县领导、一个帮扶部门、一个帮扶方案”定向帮扶服务,对规上企业“一对一”、规下企业“一对多”帮扶,建立全链条服务、全环节跟踪、全天候待办的“保姆+”服务机制。每个重大项目都逐一落实到具体责任党组织、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兑现招商承诺,将政策红利给予到位,实现一盘棋谋划、专班制推进、清单化管理。

  为了让企业享受到面对面、零距离的服务,德安县坚持“一支队伍”提供红色服务,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党建+帮扶责任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网格化服务机制,全县189家规上企业、17000余家规下企业均拥有自己的帮扶责任人。帮扶干部每月上门开展帮扶工作,每周通过微信、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帮扶工作,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收集企业诉求,建立问题台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德安县积极搭建金融平台,加强政、银、企三方联动,合力推进“惠农信贷通”“科贷通”“财园信贷通”等融资平台建设。同时,该县各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用好各项再贷款政策支持中小微及涉农企业。按“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等方式,对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线上依托“赣服通”平台实施精准投送、秒批秒办,线下由“企业找上门”变为“政府送上门”,让企业不出户即可享受政策红利。

  天下陈氏出义门。德安县大力弘扬义门陈家风文化,以家风促政风,提升环境吸引力。全面弘扬德安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奋力打造安适包容的人文环境,切实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制度和规矩,打造“德情安商”品牌,持续扩大“选择德安,就是心安”的影响,努力形成“人往德安走、钱往德安流、项目往德安落”的新气象。

红色传承 童心向党党

  德安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千年古县,自古就崇尚教育,习礼成风。中国最早的民办大学——东佳书院就发祥在这里,曾呈现出“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耕读场景。德安还是唐代著名的李渤书院所在地,以及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得意弟子蔡元思的家乡。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德安重文兴教的优良传统,在德安这片沃土上,走出了夏竦、王韶、王寀等北宋名家,新儒学代表人物熊十力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在德安县第四小学项目建设现场,一座融入了颇多景观设计的现代生态校园映入记者眼帘。作为德安县重点民生工程,德安县第四小学设计遵循“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原则,合理布局,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设计手法,从生态环境到建筑风格,再到建筑内部庭院,营造出了多层次的园林空间。

  “德安第四小学的兴建,将进一步优化县城的教育设施布局,不仅完善新区服务功能,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的配套设施,还可提升土地价值,推动区域发展。”德安县教体局教育评估监测中心主任万峰介绍,德安第四小学项目建设从设计到现场施工都遵循校园环境生态、建筑风貌典雅、功能设施完善、交通组织便捷的原则,经过11个月的建设,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城区规模扩大,城区适龄学生不断增多,为了满足城区孩子们的入学问题,德安县先后投入资金4.2亿元实施教育事业“建五扩五”工程,新建县三幼、丰林学校、县三中、县四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扩建隆平学校、县一中、县三小、宝塔小学、河东小学。城区学校增加了小学学位3400个,增加了初中学位2700个,增加了高中(含职业中专)学位3900个,城区学校教育资源紧张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未来之计,莫如树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德安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在教育投入上不计成本,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倾尽所能,德安的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稳步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均衡普惠力度,德安县形成以政府主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关爱体系,各学校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了心理健康室和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残疾儿童少年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切实落实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每年妥善安排每一个随迁子女全部在城区公办学校就读,平等享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通过多种途径补充教师579名,教师平均年龄由五年前的46.5岁下降到41.6岁。实行全县教师使用一盘棋机制,实行城乡互动交流,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抓好了教育就是抓住了发展。多年来,德安县始终把教育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作来抓,把发展作为促进教育的“铺路石”,把教育作为推动发展的“催化剂”。

  学有所教、均衡普惠,抓牢了教育就是抓牢了民生。德安县优先将资源倾向教育,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全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推动城乡均衡教育发展,努力践行对德安人民的承诺。

记者手记:

  赣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赣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赣北唯一 一支游击队伍……走进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美丽小城——德安,时刻能感受到红色热土上正在发生的美丽嬗变。

  如今,德安县正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以一流的营商“软”环境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沈明杰/文 欧阳海员/摄 程鹏/视频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