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散文苑)遥望庐山翠

2022-05-16 21:53: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0090

■ 朱榕芳

电视里正在播放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李白仙山》,旁白说道:“庐山是李白的温情之山,李白是第一眼就喜欢上庐山,李白一生先后五次来到庐山,写下40余篇诗歌。”

李白为什么如此喜欢庐山?是连绵起伏的群峰?是终年缭绕的云雾?是四时迥异的风光?是激流飞奔的瀑布?庐山风景区,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地形地貌复杂,景色壮观,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东晋陶渊明一生以庐山的康王谷为背景创作开创田园诗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就是指庐山。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成为妇孺皆知的极品唐诗。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从20世纪70年代中至今,40余年间,我五次游庐山。庐山于我,是什么?

相册里,静静地躺着三张黑白的老照片,记录着我6岁那年,父亲带我上庐山的时光,照片里的父亲是年轻清瘦的,我留着童花头,穿着小裙子,笑得见牙不见眼。记得父亲去办公事,就将我托给招待所工作人员照看,办完公事就带我游玩。其实,我已经记不起当时的风景,却清楚地记得自己走一段,累了便骑在父亲肩膀上一段时间,再下来自己走一段,再骑在父亲肩膀上一段时间。从老照片中可以知道我去了五老峰,就是李白诗中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的五老峰,去了毛泽东主席“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诗中的仙人洞。从小,父亲对我宠爱有加,像煦日阳光那般,给我的童年、少年无限的温暖,是我生命中的天字号第一“暖男”。

儿时的玩伴韦红随父母移居福建福州,初二的暑假,她和姐姐韦榕回南昌探亲,父母安排我们几个半大孩子去庐山旅游。

7月的南昌酷暑难耐,来到海拔1000多米的庐山凉爽了不少。连续两天,我们都从牯岭镇的招待所出发游玩。大我们几岁的韦榕姐姐担任导游,带领我们游览如琴湖、锦绣谷、花径、三宝树……她说我们小学学的唐诗《大林寺桃花》 ,就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当年被贬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来花径游玩所作。花径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九日白居易与众好友一同到庐山大林寺游玩。当他们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地感觉到此处气候与山下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已到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谢,而此处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地吸引,随口诵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作“白司马花径”。

我们行走在群山翠谷的天地间,与山林对话,与百花轻语,与溪涧欢歌。我们畅谈理想,憧憬未来,相约再聚。

1998年春节,当时还是男友的先生和我回南昌见父母。听说男友还没有见过雪,父亲说庐山下大雪了,你们上庐山看雪景吧。于是,我第三次向庐山出发。

登山的大巴车从九江出发,沿盘山公路上行,大雪漫天飞舞,男友不停地用手抹开车窗玻璃的水蒸气,想看得仔细些。途中,司机和售票员下车,给车轮安装了粗大的防滑链,大巴车缓慢行驶终于到达牯岭镇。

啊,大雪过后的庐山,雾凇雪凇摇曳生姿,宛若银装素裹的冰雪童话世界。第一次看见雪的男友,兴奋得像个孩子,非要和我打雪仗。我们在雪地里追逐、欢笑。

位于景区内的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由张瑜和郭凯敏主演的《庐山恋》是“文革”后国内第一部爱情题材的电影作品。大雪封山,很多景点都不能去,于是,我们也走进影院,随着电影中主人公的脚步游览庐山。这间影院在《庐山恋》放映20周年之际正式更名为庐山恋影院。我从《跟着唐诗去旅行·李白仙山》中了解到,自1980年7月12日《庐山恋》在此首映,在这里已放映近3万场。现在游庐山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游项目,而我和先生在20多年前已打卡。

2010年暑假,我带着8岁多的儿子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归途中去南昌探望父母。父亲看着待在家里整天抱着电脑打游戏的外孙说,你带他去庐山玩两天吧。电话报团,第二天南昌集中出发,开启了我的第四次庐山之行。

之前来庐山,到过含鄱口。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鄱岭中央,海拔1211米,山势高峻,怪石嶙峋,形凹如口,对着鄱阳湖,似乎要把鄱阳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据说从含鄱口能看到当年陶渊明隐居的康王谷,但之前却只看见缥缈变幻的云雾。此次,导游说这几天天气好,含鄱口可以看到日出。第二天凌晨5点不到,我和儿子就跟着旅行团踏着熹微的晨光来到含鄱口的望鄱亭,这里早站满了等待日出的游客。只见鱼肚白的天际越来越亮,不一会儿,鄱阳湖上的天幕金光万道,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绿水远山。“太美了!”“太壮观了!”赞美声、惊叹声不绝于耳。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因为之前从未到过三叠泉瀑布,我报团时专门挑选含三叠泉行程的。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山峰高峻,峡谷幽深,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飞流而下而得名。我们先搭缆车到入口处,再沿着几乎垂直的陡峭的阶梯往下走,刚开始还兴致勃勃,边走边欣赏两旁的植物,没走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沿途随处可见或坐着休息或表情痛苦的游客。从很高处就可以看到瀑布飞奔谷底,却一直走不到,我向景区工作人员打听,三叠泉有1300级台阶,徒步上下要走2600级台阶。我扶着台阶旁的栏杆慢慢下行,不时提醒儿子小心不要摔下去。我累得小腿肚子打颤,儿子半爬半走,还主动对我说:“妈妈,我是男子汉了,我来背包。”历经艰难,我们终于走到谷底,立于瀑布下的巨石向上仰观,三叠泉瀑布仿如发怒的玉龙,轰然疾下,震天动地,经过阳光的折射,五彩斑斓,瑰丽夺目。找到最佳位置,我和儿子在三叠泉瀑布下合影,纪念艰难痛苦的此行。

三叠泉瀑布是被樵夫发现的,李白写《望庐山瀑布》时,三叠泉可能还藏在深山无人识,李白所写的瀑布是香炉峰的黄岩瀑布。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于三叠泉瀑布同样是妥帖的。


去年秋天,回南昌探亲与高中同学聚餐。聚餐结束后,李子送我回家,途中她说:“明天我要去白鹿洞书院参加活动,你想去吗?我想你会喜欢那的。”于是,我与庐山有了第五次邂逅。

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书院位列中国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之首,在古代学子心目中的地位类似于清华北大之于现在的中国学生。“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的白鹿洞书院是宋末至清初数百年间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摇篮,这个秋天终于有机会一亲芳泽。

书院交通不便,又不在常规庐山游线路里,游客不多。五老峰南麓的山林在秋阳的照耀下绚丽多彩,宛如油画,我们步入参天古木掩映下的古建筑群落,清雅淡泊之风扑面而来。李子去参加活动,我扫描书院公众号就可以听到相关讲解,千年书院与现代科技无缝对接。

唐贞元元年(785年),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庐山,李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唐宝历元年(825年),李渤为江州刺史时,在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 南唐开元四年(940年), 李善道、朱弼等人在白鹿洞置田聚徒讲学,称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学”,学子争相往之,此为书院之始。后书院历经沧桑,屡兴屡废,直至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重建书院,并亲自在此讲学,方得兴盛。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模式为后世效仿。

饱经岁月沧桑依然古韵盎然的白鹿洞书院建筑群,静静地坐落于时光深处。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这里古朴幽静,古树浓密,鸟儿鸣啾,曲径通幽,流水潺潺。古时的书院,就像现在的大学,我们看到跨越千百年而来的教室和宿舍。不同的是,这里的教室只在讲学和辩论时开放,余下的时间,学子通常待在宿舍里自习。整个书院占地3000多亩,90%以上为山林,那是书院延伸的课堂,老师时常带领学生走入山林,于山环水抱中讲学。如斯山水,如斯建筑,如斯授课,我想古时的学子幸福度一定很高吧。

书院里的朱熹塑像右手握翻开的书本正在讲学,千百年来,不知多少大师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不知多少学子从这里走向天下。

当年李子家与我家相距不远,我们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学放学,感情甚笃。归途中,她绕道带我去品尝庐山特色菜。其实,吃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与一起经历艰苦的高中一起经历残酷的高考一起陪伴彼此成长的人开怀畅聊。

江西旅游必去景点之首的庐山,我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与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及最重要的朋友,先后五次游览。庐山于我,是什么?是亲情、爱情、友情,这三种人世间最美好感情的集聚之地。不知在我的有生之年还会游庐山吗?又会在什么季节?又会与谁同行?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柳飘蕙

责编:张江艳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