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问题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柴桑区围绕推动九江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一个定位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区门户、游客集散中心、新型工业样板”的四个着力发展目标,推出了系列就业保障政策,让劳动者有个好“饭碗”,为奋力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惠企稳岗 服务工业样板
“我们现在车间面积不够大,因为订单爆满,所以得赶紧扩建。有些订单我们还没接,把它筛掉了,不敢接。”九江历源整流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黄瑞炉向入园摸底的工作人员如实反映了企业生产状况。
据了解,这家企业的外贸订单占了30%,出口东南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产品广受市场青睐。该企业从正月初四开始,便进入了“赶工”模式,三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当时正计划招录40余名工人来进一步充实生产力量。而早在这之前,柴桑区就对全区企业招工情况进行整理,并通过网络、微信、实地走访等渠道,动员返乡人员就地就业,今年以来已累计为园区企业解决用工近2000人次,帮助像历源这样的企业破解了“缺工”难题。
为给全区着力打造新型工业样板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该区按照《关于推行一般企业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快了“免申即享”适用对象办理进度。截至目前,共计补贴企业277家,发放补贴资金91.32万元,惠及5162人;其中,困难企业稳岗返还1家企业,惠及职工25人,共计补贴17.7万元。
用心纾难解困 解决急难愁盼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柴桑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抓实抓牢,及时帮助群众纾难解困,解决了许多“急难愁盼”事项,在“稳就业、保用工、促增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9月,该区涌泉乡的葡萄基地喜获丰收,但因运输、保鲜等问题,葡萄坏果较多。得知此信息后,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便通过把培训搬进葡萄园的方式,指导帮助了相关人员利用抖音直播等渠道进行电商销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户经济损失。
“因为抖音人流量大,对销售肯定有很大的帮助,比我们现在这种零散的售卖方式要来得快。”参加抖音直播培训的泉塘畈村村民范丽丰一脸自信地向记者分享着自己的体会。
据悉,该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今年拿出了400万元用于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农业技能指导等,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从传统种植向“技术和标准”输出的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 书写幸福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柴桑区进一步加大就业保障方面的投入,努力补齐民生短板,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没找到工作之前,自己每天都闷在家里、无所事事,内心比较焦虑。”如今已成为柴桑区新合镇人社所一名干事的大学毕业生沈冲坦然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线上求职经历。
为了帮助像沈冲这样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该区积极开展隐性失业情况摸底调查,围绕城镇劳动者、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三类人员进行动态数据监测,定向推荐就业和培训信息,直至他们成功就业。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城镇脱贫解困工作取得实效,该区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线上线下招聘、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帮扶政策、发放专项补贴等方式,增进民生福祉,书写“幸福城区”建设的幸福答卷。今年以来,该区共安置脱贫劳动力公益性岗位361人;线上线下举办招聘会2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945个;发放创业贷款3598万元,带动430人就业;培训园区技术人才2103人;妥善落实98名退捕渔民帮扶政策;发放交通补贴83.36万元、失业保险金18.7万元、失业保险补助金67.9万元。
(罗楚鹏 特约记者 张金玲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谈思宏)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雪倩
责编:张江艳
审核:杨春霞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