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好人榜】谭翊泉:把青春写在田野上

2021-12-06 16:11:12   掌中九江
浏览量 30055

谭翊泉是九江学院驻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第一书记。26岁那年他到山区扶贫,一干就是七八年。他把青春写在田野上,把汗水洒在泥土里,在他的带动下,东山村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向庐山西海特色乡村旅游名村华丽转身,谭翊泉也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江西省定点帮扶先进个人,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第七届九江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2015年10月,对谭翊泉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这天,担任九江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的他,主动请缨到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驻村扶贫,从一个城市青年转身为乡村扶贫干部。

  东山村坐落于庐山西海北岸,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整村406户、1568人,贫困户有40户131人。村庄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坐船翻山再乘车是全村过去唯一的出行方式,全村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

东山村坐落于庐山西海北岸,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整村406户、1568人,贫困户有40户131人。村庄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坐船翻山再乘车是全村过去唯一的出行方式,全村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

  谭翊泉以“不当‘镀金’干部,驻村更要‘驻心’”自勉,很快完成了角色的转换,放下身段走村入户,精准识别、因户施策,切实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村民李正英老伴身患癌症,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在新房子里呆几天!李大娘家的房屋改造早先已列入了村里的计划,可手续一直在走程序。为了实现老人的愿望,谭翊泉和村委班子成员分头行动,找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政策支持。搬迁那天,大娘请人作了一副对联,上联”精准扶贫奔小康”,下联“坚定不移跟党走”,横批“党恩浩荡”。那一刻翊泉明白了一个扶贫干部的初心,也明白了一个党员干部的使命。“你对老百姓真情,百姓会待你真意。你只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好,他们一定会念你的恩。”

经过几年努力,村子变漂亮了,老百姓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全村也于2017年底成功脱贫摘帽。这个时候谭翊泉驻村工作期满,他也正式向组织递交申请,准备返回学校。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全体党员全票推选他为村党支部书记。看到老百姓密密麻麻的签名,谭翊泉的眼泪瞬间流了出来,人也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谭翊泉设想,要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和乡村旅游,把东山村打造成庐山西海“滨湖第一村。”

如何打造“滨湖第一村”。谭翊泉首先想的是进一步打好产业基础。他带领着村民相继打造了蔬菜、龙虾、黄芪、苗木产业和垂钓等扶贫基地。同时,创新党建引领产业扶贫模式,全村土地95.3%实现流转,建立起5个专业合作社、2个村办企业,每个产业村集体都以一定比例入股分红。贫困户则通过“一领办三”参与,在产业方面进行入股。他探索“旅游+扶贫”的新路子,招引18个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募集资金5000万推进“庐山西海滨湖第一村”田园综合体建设。

通过几年的发展,东山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彻底改观,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产业项目实现了组组全覆盖。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2014年负债几千元到2019年收入25.3万元的几何式增长,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不足2400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4万元。

如今,在谭翊泉带领下,东山村实现了不负绿水青山,深耕现代农业,主打生态旅游,“旅游产业串线,瓜果花菜连片,民宿错位发展,鱼虾活跃水面”的特色产业带初具规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等十多项重大荣誉,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东山之路”,正朝着国家4A级景区努力奋进。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张江艳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