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亮丽的城区,生机勃勃的乡村,处处能感受到柴桑区发展的强劲动力。面对疫情、汛情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大战大考,柴桑区坚持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柴桑区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推进第三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成功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制度。
追问题、解难题、促发展,该区坚持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努力解企业之忧,回应企业之盼,“赣服通”3.0版上线运行,本地128项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德思光电研究院获评国家级研究院,华林特钢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激发。
长江最美岸线绿化提升实现了连点成线、连线呈绿、连片成景,背街小巷“白改黑”不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庐泉、甘泉、骆驼泉等“六泉”公园打造了“移步成景、步移换景”的城市风景……近年来,柴桑区扎实推进绿化、亮化、“黑化”、美化工程,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实行市场化,“厕所革命”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四年扫一遍”目标。
随着一批主导产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柴桑区持续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光大环保、半导体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沙城工业园标准厂房等项目快速推进。近年来,柴桑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利用省外资金2000万元以上项目数量连续五年列全市第一。围绕首位产业、主攻产业大力招引项目,全年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72个,“50·20”项目8个(上级认定4个),超额完成工作任务。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区纳入调度重大项目147个,当年完成投资152.8亿元。产业链链长制深入实施,中国网库、阿里云、终极幻境等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运营。
柴桑区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实现争先进位。2016年排名第十二位;2017年排名第十位;2018年排名第六位;2019年排名第六位,并获得了全市高质量发展考评综合先进;2020年排名第八位,并获四个单项先进。
全面小康顺利收官。柴桑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国家普查工作,“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全面实现。大力整治“四尘三烟三气”,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空气、水体、土壤质量不断改善。政府性债务风险持续降低,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处置力度持续加大,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取得实效。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柴桑区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家。“一乡一园”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增省级农业示范园2个、市级10个。同时,该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就业形势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顺利收官,“雪亮工程”全面完成,多元化调解中心投入使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黄泰)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责任编辑:吴雪倩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