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岁月丨我爱秋天

2023-09-02 15:41:00   浔阳晚报
浏览量 28580

我爱秋天

□ 易呈学

  我每天早晚漫步于南湖公园的小径时,不时阵阵轻风扑面而来,使我全身感到清爽。耳边传来沙沙的树叶声,我举头一望,几片黄叶飘飘然然,慢悠悠地从天而降。这些无形和有形的天然物在向我暗送“秋波”,传递信息,一叶知秋啊!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风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松,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李白:“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雪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勿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来,万里与百年,无涯的空间与缥缈的时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

  秋,是意境的写照。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是人生繁荣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王勃的意境更为开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则以豪放见愁:“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五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的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林逋则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清人王士祯则是独钓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其境旷世高古摄魂夺魄,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花似锦,排斥秋天的无情与落寞。然而,秋天却是人们回避不了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秋天的成熟与丰收,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我国历代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刘禹锡的《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李白从秋山秋水中,感受秋天的逸兴湍飞,秋高气爽宜人秋色直入笔底:“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秋是走向衰老的标志,成语“老气横秋”。然而它的另一面却是成熟与老练的象征,是清寒与寥廓的外显,是秋月朗朗,鹊桥飞渡;是枫叶萧萧,秋蝉默默。此刻,树叶完成了一个轮回,把自己交回大地,交给粗壮的根,在蜕变中孕育新的一轮的成熟与丰收。因此,秋又是落叶对根的情思,是大雁对长空的向往,秋天的奉献是无私的,秋天给人的境界是深远的。

  四季有四季的特点:“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我却独爱着秋天,秋天令人怀念的,与春天的浓艳热闹相比,秋天是肃穆静寂的,与夏天的芜杂茂密相比,秋天是简洁透明的,与冬天的空灵虚幻相比,秋是厚实宽容的。秋天是富有个性的季节,秋天是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秋天蕴藉着寂灭与再生的悲吟,秋天是多情才子的故乡,秋天是朦胧诗人的底色。当春天伸张慵懒的双臂,当夏日豪情满怀悄悄远去,而冬夜万籁俱寂作客梦乡的时候,唯有秋天面对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情思绵绵与心灵震撼,没有懊悔与惊愕,没有固执与软弱,细细品味着淡淡的忧伤,涵泳着一片布满皱纹的宁静。以你的博大浑厚消解着春天的轻佻与夏日的轻率,秋是沉默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把热泪盈眶注入自己的生命之歌。

  秋天,我为你每一片落叶而阵阵讴歌;

  秋天,我为你每一处苍老而击节赞叹;

  秋天,我为你的每一个细节而怦然心动;

  秋天,我为你举杯,为你壮行。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